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留学基金(200961212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陶冶姜洪源任玉坤韩晓军李姗姗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操控
  • 1篇电渗
  • 1篇电渗流
  • 1篇转矩
  • 1篇微粒子
  • 1篇微系统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任玉坤
  • 2篇姜洪源
  • 2篇陶冶
  • 1篇李姗姗
  • 1篇韩晓军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表面镀金微球电动旋转操控
2011年
表面为良导体微球的电动旋转研究是一项对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技术,未见相关报道.采用化学镀金方法,分别在直径为15和2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裹一层厚度约50 nm的金膜,并将此表面镀金微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动旋转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频段(100 Hz^100 kHz)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作与电场反向的电动旋转运动,且相同条件下,对应最大旋转速度高于表面未修饰聚苯乙烯微球.以行波交流电渗及诱导电渗理论为基础,对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纳米荧光粒子实验表征镀金微球周围的流体流动现象,验证了定性分析的合理性.推导了行波交流电渗导致的表面镀金聚苯乙烯微球的电动旋转速度公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姜洪源任玉坤韩晓军陶冶李姗姗
微系统中转矩及电渗流作用下的微粒子电动旋转操控
2011年
微粒子的电动旋转操控是表征分散系中微粒子介电特性的有效方法.低雷诺数微系统中,以Maxwell-Wagner极化理论为基础,进行了转矩作用下的微粒子电动旋转机理研究,推导了此机理作用下微粒子电动旋转峰值速度所对应的特征频率,分析了弛豫时间对粒子旋转方向的影响,对转矩作用下的微粒子电动旋转速度进行仿真;以双电层理论为基础,对电渗流导致的微粒子电动旋转机理进行定性分析,提出具有金修饰的粒子表面更适合电渗流作用下的电动旋转研究.分别以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以及表面被金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操控对象,进行电动旋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电动旋转方向与电场相反,其速度峰值对应频率较高,转矩起主导作用;而表面被金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电动旋转方向与电场相同,其速度峰值对应频率较低,电渗流起主导作用.
姜洪源任玉坤陶冶
关键词:微系统转矩电渗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