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669)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毕勤成杨朝初董涛张玉龙郑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微机电系统
  • 2篇微气泡
  • 2篇微通道
  • 2篇机电系统
  • 2篇电系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矩形微通道
  • 1篇换热
  • 1篇仿生
  • 1篇分形
  • 1篇SET
  • 1篇LEVEL
  • 1篇传热
  • 1篇值模拟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董涛
  • 3篇杨朝初
  • 3篇毕勤成
  • 2篇张玉龙
  • 1篇谷丹丹
  • 1篇陈运生
  • 1篇张春权
  • 1篇吴会龙
  • 1篇郑国平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小有限空间内微气泡控制生长的界面追踪与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微机电系统微流体器件中气泡生长实验结果的分析,考虑加热元表面液体微层的作用,将微气泡生长分为晶核形成、球形气泡、受侧壁挤压的气泡、沿微通道生长的气泡4个阶段,建立了矩形微通道内微气泡控制生长物理模型;采用Level Set Method模拟了矩形微通道内微气泡控制生长过程,获得了微气泡生长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气泡初期生长速率较快,后期由于凝结率增大使生长速率减缓;液体温度、微通道宽度、微加热元宽度、加热电压等均对气泡生长始点和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
杨朝初董涛毕勤成张玉龙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LEVELSET
微机电系统中的矩形通道内微气泡控制生长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硅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出了6种不同规格的实验用微气泡控制生长MEMS器件;构建了MEMS器件中微气泡控制生长实验系统并完成了实验,讨论了热负荷、微加热元宽度、微通道截面参数、工质流速及物性参数等对微气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实验条件下,加热电压幅值越高,微气泡生长速率越快;加热脉冲宽度仅对微气泡形成后的进一步生长有影响;加热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微加热元宽度越大,气泡成核所需的时间越短、微气泡生长速率越快;微通道宽度一定且高宽比大于1的条件下,高宽比越小,后期微气泡生长速率越慢;微流体的流速越高,微气泡生长始点越晚、生长速率也越低。相同实验条件下,R113、FC-72、去离子水三者中,R113中微气泡生长始点最靠前、生长速率最快,去离子水中微气泡生长最靠后、生长速率最慢。
董涛杨朝初毕勤成张玉龙谷丹丹张春权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矩形微通道
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中的流动与换热被引量:21
2005年
受自然界中蜂巢结构分形特征的启发,设计和加工了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微管道截面参数、对流传热系数、传热温差均相同的条件下,对流动与换热特性的理论分析表明:加热底面积相同时,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所能带走的热量可达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的5倍以上;不计分流、合流效应,总换热量一定时,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所需的泵送功率约为传统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的1/10.恒定热流条件下的去离子水层流对流换热实验也证明: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比传统的平行阵列微管道网络具有更高的Nusselt数和更低的流动压降.这种分形微管道网络除用于电子器件冷却,还可用于微燃料电池极板、微混合器、微生化反应器等微化工系统结构设计.
董涛陈运生杨朝初毕勤成吴会龙郑国平
关键词:仿生微通道传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