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EA100045)
-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4
- 相关作者:冯永刚戚万学唐汉卫方蕾蕾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被引量:9
- 2015年
- 无论从发展逻辑还是现实而言,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或者说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又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公民社会的生长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善公民的呵护和捍卫,而良善公民的养成则依赖良好的教育。就当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而言,若要担负起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使命,需要它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边界意识、义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 戚万学
- 关键词:公民社会道德教育义务意识行为举止
- 从我国公民社会的特点看学校道德教育的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公民社会在我国的迅速成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道德教育应当根据紧密结合中国公民社会的特点做出自己的选择。从"传统与现代、积极和消极、形式和内容、封闭和开放"的角度来看,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公民道德教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首要之选;合作型的公民社会取向要求培养公民的合作意识、协商和对话精神;我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传统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选项";我国公民社会的初始性、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
- 唐汉卫
- 关键词:公民社会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 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偏差及制度支撑被引量:3
- 2012年
-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尊重与突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涵养德性,锤炼品德,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不二法门。在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大学生尚不具备一贯的道德自觉意向,还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道德自律,因而在单一的德性培育中尚存有知行分裂、名实悖离、道德说教等道德诘难,直接影响了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大学生德性修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需要切实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和保障功能,用制度德性推进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 冯永刚
- 关键词:大学生德性培育道德自律
- 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趋向被引量:3
- 2012年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 冯永刚
-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特点
- 论教师的哲学被引量:24
- 2014年
-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 戚万学
- 关键词:教师
- 美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历史特点及其公民性格的养成
- 2016年
- 美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可分为四个时期:探索期、发展期、冷遇期及调整期,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具有民族化、实用化、科学化以及社会化的历史特点,也呈现了其历史进程中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场所的更迭与变化,以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难与突破。了解美国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脉络和内在意蕴,进而寻绎其公民性格的内化历程与历史特点,可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方蕾蕾
- 关键词:公民公民道德教育
- 道德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2年
- 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展开、充盈并得以发展。追求道德自主,实现道德自由,离不开有效的制度供给。制度供给的功利化、残缺化、单向化与形式化,弱化了制度之于道德教育的保障与促进之效,降低了道德教育的质量与水准。依据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内在需求,加强必要的制度供给,设计合理的制度并规范制度的运行,已成为现代道德教育持续发展无法回避且意义重大的课题。
- 冯永刚
- 关键词:道德教育
- 多元文化背景中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被引量:17
- 2011年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意味着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道德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要对自己的处境有"自知之明",另一方面要在"自明"的基础上加强转型的自主能力,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基于此,戚万学教授提出,身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中,道德教育需要坚守立场,在正确处理多元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并弘扬核心价值观。这,是道德教育走出中国特色的根本立场。
- 戚万学
-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多元文化背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
- 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趋向
- 2011年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 冯永刚
-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特点
- 网络文化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冲突及调适被引量:14
- 2012年
- 在当前的网络文化视景中,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虚假价值与求真价值的分野、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博弈、本土价值与外域价值的对峙、他律价值与自律价值的断裂等困厄,扭曲与背离了网络文化育人的成效。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推进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培育和生成,需弘扬求真务实的基本精神,倡导趋真趋善的网络文化资源;强化社会主流价值,建立一元价值导向的多元价值体系;确立"和而不同"的基本立场,加强跨文化道德价值的交流;贯彻内外结合的基本原则,促使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互补共进。
- 冯永刚
-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