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643405)

作品数:42 被引量:125H指数:6
相关作者:翟玉春牟文宁许茜程红伟鲁雄刚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冶金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浸出
  • 9篇焙烧
  • 8篇动力学
  • 7篇红土镍矿
  • 6篇
  • 5篇英文
  • 5篇硫酸铵
  • 4篇酸浸
  • 4篇综合利用
  • 4篇
  • 3篇低品位
  • 3篇铜矿
  • 3篇品位
  • 3篇离子
  • 3篇黄铜矿
  • 3篇反应机理
  • 3篇
  • 3篇冰镍
  • 2篇低品位氧化锌...
  • 2篇氧化锌矿

机构

  • 30篇东北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6篇上海大学
  • 4篇北京矿冶科技...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上海市钢铁冶...
  • 1篇秦皇岛首钢板...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篇翟玉春
  • 8篇牟文宁
  • 5篇许茜
  • 3篇辛海霞
  • 3篇鲁雄刚
  • 3篇程红伟
  • 2篇罗绍华
  • 2篇宁志强
  • 2篇申晓毅
  • 2篇滕飞
  • 2篇邹星礼
  • 2篇王乐
  • 2篇宋秋实
  • 1篇雷雪飞
  • 1篇沈洪涛
  • 1篇薛向欣
  • 1篇宋佩
  • 1篇杨合
  • 1篇孙雷雷
  • 1篇顾惠敏

传媒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7篇Transa...
  • 3篇中国资源综合...
  • 3篇矿冶工程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轻金属
  • 3篇矿产综合利用
  • 2篇有色金属(冶...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中国冶金
  • 1篇上海金属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Journa...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冰镍硫-硝混酸浸出动力学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传统的镍硫化矿处理工艺存在吹炼过程中有价金属的损失问题,采用以低冰镍为原料湿法处理工艺可以使这一问题有效的解决。基于硫-硝混酸溶液在硫化矿浸出过程中的运用,对低冰镍在硫-硝混酸体系中的常压浸出过程开展了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搅拌速率、物料粒径、反应温度、酸浓度等条件对镍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镍的浸出反应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反应过程中会在矿物表面会生成硫磺产物层,阻碍浸出剂向矿物内部扩散,使得低冰镍中镍的浸出反应控制步骤为内扩散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87.63 kJ·mol^-1;低冰镍中镍的混酸常压浸出过程中,低冰镍粒径、硫酸浓度和硝酸浓度对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2.00, 0.65和0.5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硫-硝混酸常压浸出低冰镍中镍的动力学方程。
袁飞刚刘旭恒
关键词:混酸浸出动力学
Mg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自制的MgNH_4PO_4/MgHPO_4混合物为掺杂剂,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Li_3Mg_(2x)V_(2-2x)(PO_4)_3/C(x=0,0.05,0.1,0.2)材料。运用XRD、SEM、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Mg掺杂对Li_3V_2(PO_4)_3/C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Mg掺杂不会改变Li_3V_2(PO_4)_3/C的结构,且有助于减小电荷迁移阻力,由此提高材料的容量,改善循环和倍率性能。当x=0.05时,Li_3Mg_(2x)V_(2-2x)(PO_4)_3/C表现出更好的性能,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6/128 mA·h/g,在5C电流强度下放电容量约为115 mA·h/g;而当x=0时,两者分别为142/118 mA·h/g和90 mA·h/g。表明适量的Mg掺杂能提高磷酸钒锂的电化学性能。合成的MgNH_4PO_4/MgHPO_4作为一种尝试性镁掺杂剂,能起到良好的掺杂效果。
罗韵泽何利华刘旭恒
关键词: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碳热还原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钨和钒(英文)被引量:13
2017年
利用葡氨基螯合树脂D403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钨和钒。静态实验表明,在弱碱性条件(pH=9.25)下,接触时间为4 h时,钨和钒优先被树脂吸附。当Mo/V(Mo/W)摩尔比超过40时,分离系数α_(Mo)~V与α_(Mo)~W分别达到45和18。解吸结果显示,使用1 mol/L NaOH溶液在1 h内即解吸树脂上的钨和钒。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D403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属于Freundlich模型。动态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D403树脂在钼酸盐溶液中除钨和钒的实用性,除钨率和除钒率分别高达90%和99.4%。
朱先正霍广生倪捷宋琼
关键词:离子交换钼酸盐
氯化铵焙烧生石灰提取可溶性钙
2019年
为实现生石灰的高附加值利用,采用水浸氯化铵与生石灰的焙烧熟料提取氧化钙,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铵矿物质量的比对生石灰中氧化钙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氧化钙焙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焙烧工艺为焙烧温度250℃,焙烧时间90 min,铵矿物质的量比2.2∶1,此时,氧化钙的提取率可达97.26%.利用差热法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铵焙烧生石灰过程总体分三个化学反应步骤.
宁志强桑椿媛谢宏伟宋秋实
关键词:氯化铵石灰石生石灰氧化钙氯化钙
赞比亚某硫化镍精矿氧压酸浸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以赞比亚某铜镍矿浮选得到的硫化镍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加压湿法冶金工艺处理,研究镍、铜、铁的浸出行为,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用量、氧分压、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200℃、硫酸用量每吨精矿100 kg、氧分压0.5 MPa、液固比4∶1、反应时间3 h的优化条件下进行浸出,镍和铜的浸出率均大于99.5%。高温和高氧分压条件利于镍的浸出,镍浸出速度更快。维持上述条件不变,将氧分压增大到0.8 MPa时,仅需浸出1.5 h,镍的浸出率就可达到99%左右。
谢铿刘三平王海北
关键词:硫化镍精矿氧压酸浸
铁铝共生矿绿色化综合利用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硫酸铵焙烧铁铝共生矿,共生矿中的铝和铁与硫酸铵反应生成可溶的硫酸盐,加水溶出后与二氧化硅分离,过滤得到硫酸盐溶液和硅渣。硅渣采用氢氧化钠浸出制取硅酸钠溶液和尾渣,硅酸钠溶液经苛化和碳分分别制取硅酸钙和白炭黑。采用黄铵铁矾法沉铁,生成的黄铵铁矾经水解制取氧化铁。硫酸铝溶液沉铝得到硫酸铵溶液和粗氢氧化铝,粗氢氧化铝经碱溶和种分制取氢氧化铝。整个过程综合提取利用铁铝共生矿中的有价组元,硫酸铵、氢氧化钠和水循环利用。
田丁田丁辛海霞翟玉春Penny XiaoPaul Webley
关键词:综合利用焙烧
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浸出过程铜、镍、铁的转化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铜镍氧硫混合矿的利用将会愈发受到关注。通过对原矿进行差热-热重、XRD以及热力学分析,揭示焙烧过程矿石矿相的转变历程,研究铜镍氧硫混合矿焙烧过程中矿物粒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铜、镍、铁转化的影响,探索浸出过程中溶剂、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对铜、镍、铁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粒度为74~80μm、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2 h、选择水作为浸出溶剂、浸出温度为60℃、液固比为6:1、浸出时间2 h时,镍和铜的浸出率达到最高分别为46.25%和96.27%,铁的浸出率低于1%。
崔富晖牟文宁顾兴利许茜翟玉春
关键词:浸出
黄铜矿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及电化学氧化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加压氧化和电化学氧化方法研究了黄铜矿在硫酸溶液中氧化浸出的反应机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对黄铜矿表面氧化产物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加压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pH=3的硫酸溶液中,黄铜矿表面发生钝化,钝化层由Fe2O3、FeOOH及贫铁硫化物(CuFe1-xS2或CuS2)组成。当浸出液pH=0~1时,铁的氧化物溶解,铜蓝(CuS)和单质硫(S0)成为新的钝化层。电化学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黄铜矿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当阳极极化电位低于0.75V(vs.SCE)时,黄铜矿表面生成了贫铁硫化物,对其进一步氧化起钝化作用;当电位在0.8~1.0V范围时,贫铁硫化物被氧化成铜蓝和单质硫,组成新的钝化层;当电位高于1.05V时,硫元素被氧化成+4或+6价的氧化态进入酸性介质中。
郑永飞华晓鸣许茜许茜程红伟鲁雄刚
关键词:黄铜矿加压酸浸电化学钝化
由硫酸镁铵溶液制备Mg(OH)_2的实验研究
2018年
以含NH_4^+、Mg^(2+)和SO_4^(2-)的溶液为原料,采用氨气调pH值,得到Mg(OH)_2沉淀。实验得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终点pH值和搅拌强度等因素与镁的提取率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得到影响镁的沉淀率的各种因素顺序为:反应温度>终点pH值>反应时间>搅拌强度。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分钟以上、终点pH值11以上、搅拌强度400r·min^(-1)。
李洁申晓毅张杰翟玉春
关键词:氢氧化镁
硫化铜与铵盐焙烧反应行为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CuS与NH_4Cl或(NH_4)_2SO_4的焙烧过程进行研究,并对焙烧产物中铜元素的水浸出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uS与NH_4Cl焙烧过程中,在NH_4Cl分解之前,CuS会与NH_4Cl反应生成铜铵化合物;在空气中焙烧CuS+NH_4Cl,CuS会分解成Cu_2S;焙烧最终产物为微溶于水的CuCl,使焙烧产物铜水浸率较低。CuS+(NH_4)_2SO_4在空气气氛下焙烧,在焙烧温度不低于300℃焙烧1 h以上时,产物主要是铜的硫酸盐,其中铜元素可以完全浸出;空气中的氧参与焙烧反应,促进(NH_4)_2SO_4的分解和CuS的转化;焙烧过程中出现亚硫酸铜铵和硫酸铜铵的中间产物。同时,还对比分别用NH_4Cl和(NH_4)_2SO_4焙烧CuS的差异。
于云鹤田原朱成席孙晨藤许茜
关键词:硫化铜氯化铵硫酸铵反应机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