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441001) 作品数:11 被引量:268 H指数:8 相关作者: 徐明岗 蔡泽江 文石林 周世伟 张璐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 贵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不同母质发育红壤上玉米生长与土壤pH、交换性铝、交换性钙的关系 被引量:17 2017年 为探明红壤酸害的机理,采集了三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经酸度调控后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物量与土壤pH的关系:土壤pH临界点为5.5左右,母质不同,临界点略有差异。土壤pH小于pH临界点时,玉米生物量随土壤pH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大于pH临界点时,玉米生物量基本保持不变(第四纪红土)或略有下降(板页岩、红砂岩)。土壤pH与交换性铝含量的关系:当土壤pH小于pH临界点时,随着土壤pH的增加,交换性铝含量直线下降;当土壤pH大于pH临界点时,交换性铝含量接近0,基本保持不变。土壤pH与交换性钙含量关系:第四纪红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随土壤pH增加线性增加;当土壤pH大于pH临界点时,板页岩、红砂岩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随土壤pH呈线性增加,当土壤pH小于pH临界点时,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其值很小。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其土壤pH及交换性铝、交换性钙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第四纪红土:5.48及0.14、4.59 cmol·kg^(-1);板页岩:5.82及0.16、5.46 cmol·kg^(-1);红砂岩:5.54及0.13、3.06 cmol·kg^(-1)。 梁文君 蔡泽江 宋芳芳 周世伟 艾天成 徐明岗关键词:玉米 红壤 土壤PH 交换性铝 交换性钙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作物产量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酸度获得作物增产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整合分析石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和原因,对科学合理施用石灰维持作物高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文献数据,建立土壤p H和作物产量/生物量数据库。分析土壤初始p H(3.1—6.6)、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石灰施入量(<750、750—1 500、1 500—3 000、3 000—6 000、>6 000 kg·hm-2)和石灰类型(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下,作物的增产率。【结果】与不施石灰相比,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2%—255%,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增产率分别为42%和47%,其中粮食类作物增产率大小排序:玉米(149%)>高粱(142%)>麦类(55%)>豆类(32%)>水稻(4%)>薯类(2%),经济类作物增产率排序:蔬菜(255%)>牧草(89%)>油菜(26%)>水果(23%)>烟草(7%)。施用石灰作物增产率随土壤初始p 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p H为4.3时,增产效果最好,达99%;p H 5.8以上出现减产。在常见土壤酸性范围(p H 4.5—5.5),石灰用量以3 000—6 000 kg·hm-2最佳,增产率达55%—173%。熟石灰的增产效果(100%)要优于生石灰(32%)和石灰石粉(64%)。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 H和交换性钙含量、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是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且当交换性钙为6.2 cmol·kg^(-1)时增产率最大,也证实改良土壤酸度时需要中等石灰用量。【结论】酸性土壤添加石灰对蔬菜和玉米的增产效果最好,并优先选用熟石灰。石灰用量以3 000—6 000 kg·hm-2为宜,在p H大于5.8时不宜施用,即酸性土壤改良目标值为p H 5.8。 曾廷廷 蔡泽江 王小利 梁文君 周世伟 徐明岗关键词:酸性土壤 石灰 作物产量 交换性钙 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5 2015年 【目的】明确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控水稻土酸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南方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6个省份(自治区)的20个水稻土长期定位监测点,统计分析水稻土pH演变特征及阶段性变化规律,并探讨施肥量及土壤氮素含量对水稻土酸化的影响。【结果】1988—2013年25年间中国南方水稻土显著酸化,土壤pH下降0.59个单位,平均每年下降0.023个单位。水稻土酸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起始的14年中水稻土pH急速下降,平均每年可下降0.051个单位;近10年间,土壤pH趋于平稳。增施化肥特别是化学氮肥可导致水稻土酸化,二者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由此推算出化学氮肥每增施100 kg·hm-2,水稻土pH可下降0.65个单位。减少有机肥的施用也可引起水稻土酸化,有机肥施用量与土壤pH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肥每减少100 kg·hm-2,水稻土pH下降0.51个单位。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与pH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每增加100 mg·kg-1,水稻土pH约下降0.1个单位。【结论】在过去25年间,中国南方水稻土显著酸化,酸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施肥初期土壤pH显著降低。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和增施有机肥是控制水稻土酸化的重要措施。 周晓阳 周世伟 徐明岗 Colinet Gilles关键词:水稻土 酸化 长期施肥 氮肥 土壤PH 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成土母质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化的2个主要因素,研究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变化及其酸化特征,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种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阔叶林)下4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通过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的pH及交换性酸,以及通过比较表层土壤(0—40 cm)与深层土壤(60—100 cm)pH的差异来表征红壤是否酸化及酸化程度大小。【结果】4种母质发育的剖面红壤均呈酸性或强酸性。在0—40 cm土层,4种母质红壤pH大小顺序为: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下红壤pH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阔叶林,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红壤pH呈减小趋势,交换性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第四纪红土红壤pH和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40—100 cm土层,4种母质红壤pH大小顺序为:花岗岩>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下红壤pH的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林>马尾松林>阔叶林,交换性酸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第四纪红土、红砂岩和花岗岩红壤pH呈增加趋势,交换性酸含量呈减小趋势,而板页岩红壤pH和交换性酸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比较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pH可得出:4种母质红壤的酸化程度大小顺序为:第四纪红土>红砂岩>花岗岩>板页岩;3种植被类型酸化效果的大小顺序为:湿地松林>阔叶林>马尾松林。【结论】3种植被类型下4种母质发育的红壤,剖面土壤pH和交换性酸的变异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而40—100 cm土层pH和交换性酸的变化较小。在3种植被类型下,0—40 cm土层以第四纪红土红壤酸化最为严重,其次为红砂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再次 赵凯丽 蔡泽江 王伯仁 文石林 周晓阳 孙楠关键词:红壤 PH 交换性酸 植被类型 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 被引量:91 2015年 【目的】阐明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为合理施肥缓解农田土壤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典型农田土壤一水稻土和红壤上设置的32个长期监测点10年间的土壤pH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整体上看水稻土在长期施肥下未呈现明显酸化;在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水稻土出现显著酸化,其pH平均下降速率为每年0.076是持续种稻模式的10倍。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水旱轮作下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肥的施用对水稻土酸化无显著影响。红壤在常规施肥10 a期间pH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施肥4-6 a与1-3a相比土壤pH下降了0.19个单位显著酸化;持续施肥至7-10 a红壤pH保持相对稳定。起始pH相对较高(pH〉6)的红壤长期施肥下出现极显著酸化,pH平均下降速率为每年0.075,与化肥氮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pH相对较低(pH 4-5)的红壤长期施肥下未显著酸化。【结论】我国南方地区长期施肥下,与持续种稻模式相比水旱轮作模式加速了水稻土的酸化,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导致其酸化的重要原因;起始pH相对较高(pH〉6)的红壤显著酸化化学氮肥用量增加导致其显著酸化。因此,控制和减少化学氮肥的用量是防止水旱轮作模式下土壤及红壤旱地进一步酸化的重要措施。 周晓阳 徐明岗 周世伟 Colinet Gilles关键词:长期施肥 土壤酸化 PH 水稻土 红壤 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腐解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腐解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腐解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尚不明确。基于对已发表文献及长期定位实验数据的整理,本研究的进展如下: 1、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空间异质性,主要受... 蔡岸冬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下水稻土铵态氮释放特征 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了有机肥(猪粪和牛粪)与化肥(尿素)氮以不同比例配施后对水稻土铵态氮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100%尿素处理相比,培养到28 d,配施有机肥处理(除80%尿素氮配施20%牛粪氮、70%尿素氮配施30%牛粪氮和50%尿素氮配施30%牛粪氮处理)显著降低土壤铵态氮的累积释放量,且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降幅增大,降低幅度为5.78%~41.20%(P〈0.05);培养28~90 d,配施有机肥处理(50%尿素氮配施30%牛粪氮处理除外)的土壤铵态氮释放量显著提高;至培养90 d,50%尿素氮配施50%猪粪氮和80%尿素氮配施20%牛粪氮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单施100%尿素处理,提高幅度分别为4.81%和9.32%(P〈0.05)。培养结束时,氮素减施20%(单施80%尿素氮、50%尿素氮配施30%猪粪氮和50%尿素氮配施30%牛粪氮)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累积释放量与单施100%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50%尿素氮配施30%猪粪氮既可以降低土壤铵态氮前期释放速率,又可以增加水稻土持续稳定的供氮能力,对减少氮肥损失维持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璐 文石林 蔡泽江 刘立生 管建新 段淑辉 代快关键词:水稻土 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剖面酸度特征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作物类型及其管理模式是影响红壤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剖面酸度的变化特征,对红壤酸化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由红砂岩母质发育红壤的4种主要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通过分层(0—20、20—40、40—60、60—80 cm和80—100 cm)测定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定量比较不同利用方式下各酸度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及程度。【结果】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剖面pH为水田(5.69)>旱地(4.71)≈果园(4.74)>林地(4.49);交换性酸含量为林地(6.54 cmol/kg)≈旱地(6.52 cmol/kg)>果园(3.51 cmol/kg)>水田(0.79 cmol/kg);交换性盐基总量为水田(4.47 cmol/kg)>旱地(1.97 cmol/kg)>果园(1.26 cmol/kg)>林地(0.48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水田(53.14%)>旱地(20.87%)>果园(15.41%)>林地(4.6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红壤剖面pH值逐渐升高;不同层次间交换性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升高,为60—100 cm (2.34 cmol/kg)> 40—60 cm(2.05 cmol/kg)> 0—40 cm (1.75 cmol/kg);水田利用方式下红壤盐基饱和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升高,为80—100 cm (33.95%)> 60—80 cm (32.27%)> 40—60 cm (31.31%)> 20—40 cm (25.47%)> 0—20 cm (21.08%)。水田、果园利用方式下红壤pH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旱地利用方式下红壤pH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显著正相关;林地利用方式下pH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种利用方式下,在0—40 cm土层,林地红壤酸度最高,其次是果园和旱地,水田红壤酸度最低,在40—100 cm土层酸度变异较小。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红壤交换性酸含量、增加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可以有效降低红壤酸度。 唐贤 蔡泽江 徐明岗 徐明岗 文石林 高强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土壤剖面 酸化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2010—2011年开展的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对土壤酸度影响试验,以当地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分析了种植圆叶决明和罗顿豆对土壤pH、交换性酸、铝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分析豆科牧草影响红壤酸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试验之初相比,套种圆叶决明处理0~20 cm土壤pH升高了0.19个单位,而罗顿豆处理土壤pH无显著变化。与常规模式相比,套种圆叶决明处理0~20 cm和20~40 cm土壤pH分别升高了0.26个和0.39个单位,而0~20 cm土壤交换性酸、铝含量分别降低了1.25 cmol(+)·kg^(-1)和1.35 cmol(+)·kg^(-1),20~40 cm土壤交换性酸、铝均降低了1.07 cmol(+)·kg^(-1)。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与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室内培养试验表明,豆科牧草的灰化碱含量和还田量是影响其改良红壤酸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可见,在酸性红壤上套种圆叶决明和罗顿豆未加剧表层(0~40cm)土壤酸化,相反套种圆叶决明对红壤酸度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蔡泽江 徐明岗 张璐 王伯仁 文石林 申华平关键词:交换性酸 圆叶决明 罗顿豆 Soil pH Dynamics 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Under Long-Term Chemical Fertilization in Four Typical Chinese Croplands 被引量:7 2013年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provides the platform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ton budgets i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We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1990-2005) observations on four agricultural long-term experiments in China (Changping, Chongqing, Gongzhuling and Qiyang) under fou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i.e., no-fertilizer (control), sole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er (FN), sole chemical phosphoro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FPK) and chemical nitrogen, phosphoro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FNPK).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opsoil pH was caused not only by chemical N fertilization (0.29 and 0.89?pH at Gongzhuling and Qiyang, respectively) but also by chemical PK fertilization (0.59?pH at Gongzhuling). The enhancement of available nutrients in the topsoil due to long-term direct nutrients supply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was in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available P (168-599%)〉available K (16-189%)〉available N (9-33%). The relative rate of soil pH decline was lower under long-term judicious chemical fertilization (-0.036-0.034 ?pH yr-1) than that under long-term sole N or PK fertilization (0.016-0.086 ?pH yr-1). Long-term judicious chemical fertilization with N, P and K elements decreases the nutritional limitation to normal crop growth, under which more N output was distributed in biomass removal rather than the loss via nitrate leaching. We concluded that the N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of nitrate leaching to biomass removal might be a suitable indicator to the sensitivity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to acid inputs. MENG Hong-qi XU Ming-gang L Jia-long HE Xin-hua LI Jian-wei SHI Xiao-jun PENG Chang WANG Bo-ren ZHANG Hui-min关键词: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