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3001)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时昌波岳正波彭书传王进陈天虎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甲烷
  • 2篇厌氧
  • 2篇厌氧发酵
  • 2篇玉米秸
  • 2篇玉米秸秆
  • 2篇秸秆
  • 1篇乙醇
  • 1篇运行方式
  • 1篇生活污水
  • 1篇生物乙醇
  • 1篇酸处理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效率
  • 1篇脱氮性能
  • 1篇农业废弃物
  • 1篇菹草
  • 1篇污水
  • 1篇废弃物
  • 1篇分段进水
  • 1篇氨氮

机构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3篇彭书传
  • 3篇岳正波
  • 3篇时昌波
  • 2篇王进
  • 1篇余少杰
  • 1篇侯成虎
  • 1篇陈天虎
  • 1篇刘绍根
  • 1篇刘晨
  • 1篇杨丹丹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段进水运行方式提高SBR工艺脱氮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存在有机碳源不足、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新的SBR运行模式(分段进水SBR)得到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模式的优势为可以利用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减少外加碳源,实现脱氮效果。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了传统SBR工艺及分段进水SBR运行模式下对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进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55.19%,分段进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64.23%,分段进水对总氮的去除率比常规SBR工艺对总氮的去除率高9.04%;在进水NO_3^--N浓度相近的情况下:常规出水NO_3^--N的平均出水浓度为12.996 mg/L,分段出水NO_3^--N的平均出水浓度为9.982 mg/L,出水NO_3^--N的浓度分段SBR的比常规SBR工艺的低3.014 mg/L;而分段进水SBR与常规SBR工艺对NH_4^+-N、COD在去除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以上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分段进水SBR工艺可更好的实现脱氮效果。
刘晨杨丹丹刘绍根
关键词:生活污水分段进水脱氮效率
三价铁离子促进玉米秸秆厌氧发酵被引量:9
2013年
厌氧消化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微量元素是影响有机废弃物厌氧产沼气性能的重要生态因子,其中铁对有机废弃物的厌氧发酵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作用最为显著,而通常秸秆的含铁量很低。因此,该试验以玉米秸秆为例,研究了初始FeCl3加入量分别为0.1%、0.2%、0.5%、1.5%、3%、6%(基于秸秆的挥发性组分)时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产甲烷过程以及沼液沼渣特征。结果表明初始FeCl3加入量为3%,秸秆的厌氧产甲烷效率相对于对照(加入量0%)提高了14%。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eCl3存在时,沼渣中纤维素的结晶度显著降低。沼渣的组分分析结果表明FeCl3的存在有助于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效率,从而提高了秸秆产甲烷效率。该研究可为农业废弃物甲烷化利用提供参考。
时昌波王进彭书传侯成虎陈天虎岳正波
关键词:厌氧发酵甲烷秸秆
外加氨氮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玉米秸秆为例,研究了氨氮浓度对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以及沼渣特性的影响,并利用Gompertz方程对沼气及甲烷产生过程进行了数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外加氯化铵浓度(1~10 g/L)对秸秆厌氧产累计产气量影响不显著;但对累计甲烷产量、玉米秸秆中挥发性组分(volatile solid,VS)的去除率、沼渣组分等有显著影响。在外加氯化铵浓度为5 g/L时,即碳氮比(C/N)为15∶1时,产气组分中甲烷含量最高为1 039 mL,当外加氯化铵浓度为10 g/L时,产气组分中甲烷量最低仅为833 mL。此外,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各反应器的厌氧发酵产气产甲烷过程。高浓度氯化铵(10 g/L)对产甲烷量、VS去除率有抑制作用。氯化铵浓度对沼渣中纤维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影响显著。
余少杰薛竣时昌波岳正波彭书传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甲烷秸秆氨氮厌氧发酵
酸处理菹草制备生物乙醇和甲烷过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文章通过以水生植物菹草为研究对象,对水生植物制备生物乙醇和甲烷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稀酸处理提高其生物可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产乙醇过程,最优的预处理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2%、温度125℃、时间2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量达75.70mg/g;而对于产甲烷过程,最优的预处理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2%、温度115℃、时间2h,最大产甲烷量为110.56mL/g。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显示稀酸预处理后菹草纤维素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分析表明厌氧产甲烷过程效率更高,更适于菹草资源化。研究结果可为水生植物的能源化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尹艺冉王进彭书传曹丽斌时昌波岳正波
关键词:菹草生物乙醇甲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