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33)

作品数:15 被引量:449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志刚闫小培毛蒋兴薛德升许学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城市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快速城市化
  • 4篇城市化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流动人口
  • 2篇移民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空间
  • 2篇土地利用时空...
  • 2篇居住
  • 2篇城市化背景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新移民
  • 1篇幸福感
  • 1篇幸福感研究
  • 1篇移民社区
  • 1篇中国流动人口
  • 1篇人口迁移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伦敦南岸大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卡迪夫大学

作者

  • 10篇李志刚
  • 5篇毛蒋兴
  • 5篇闫小培
  • 4篇薛德升
  • 4篇姚华松
  • 4篇许学强
  • 3篇周素红
  • 2篇陈宏胜
  • 1篇何邕健
  • 1篇何深静
  • 1篇杜枫
  • 1篇刘玉亭
  • 1篇刘振东
  • 1篇黄鹄
  • 1篇刘于琪

传媒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规划师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被引量:19
2015年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居民幸福感将成为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上海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城市社区因素、农村因素、制度因素等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58.4%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80.0%的流动人口表示打算长期居住,形成"幸福感低但居住意愿高"的独特现象。第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与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流动人口主动融入所在社区的程度、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居住形式、住房性质、是否持有暂住证、是否拥有城市养老保险、家庭收入等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议大城市加强流动人口社区建设,进一步放宽流动人口入户制度,将长期居住于城市的流动人口家庭纳入城市保障体系,并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培育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与发展机会,推动流动人口在"回流"农村或继续定居城市之间作出更有利于其家庭发展的选择。
谢霏雰陈宏胜刘于琪李志刚
关键词:流动人口幸福感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等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宏观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发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交通线路是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和骨架,在交通线路的带动下形成了西部、东部和中部等3条沿交通轴线的"带形"城镇空间密集区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其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较强的影响,沿线区域土地利用重新时空分布,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发现,深圳开放式交通线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并趋向近距离分布,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大量减少并日渐趋向远距离分布。
毛蒋兴闫小培何邕健李志刚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综合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论文以深圳为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数据、详查数据和政府部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数字地形模型、格网、缓冲区和空间叠加等GIS分析技术以及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结构及空间特征,定量阐释了深圳各类型土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出了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揭示了自然和人文影响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和方向,丰富和拓展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毛蒋兴闫小培李志刚黄鹄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快速城市化
基于微观空间单元的景观城市化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以深圳为研究案例,综合利用遥感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引入GIS格网分析、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分析等方法科学地绘制了基于微观空间单元的深圳景观城市化水平分布图,从定量角度揭示了建设用地增长、土地转移分布及速度和土地利用整体变化速度在景观城市化水平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并归纳出了景观城市化水平梯度上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的一般数学模型,拓展和丰富了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内容。
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周素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研究--基于六市抽样数据被引量:15
2015年
利用2008-2009年在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六市完成的新移民配额抽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现状及其机制展开研究。木研究将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分为"身份认同"、"生活方式"、"邻里交往"和"文化融合"四个维度。研究发现,以户籍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影响显著,但职业、城市发展环境等市场机制已发挥重要作用。在融合的四个维度上,制度因素、市场因素、空间因素、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
陈宏胜刘振东李志刚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08年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因子其次。
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周素红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人文因素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1
2008年
引入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模型(DEM)技术,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数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3方面总结地形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在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中,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在不同地形级别上土地利用分布、土地利用转移和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毛蒋兴李志刚闫小培周素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地形因子DEM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被引量:125
2008年
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城市的快速转型。近年来,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很多,但对在全球化影响下出现的跨国移民族裔聚居区的研究尚不多见。对广州黑人聚居区展开研究,以越秀区小北路为例,探讨其社会空间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采用微观视角,针对典型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表明,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方同类族裔社会区存在诸多差异。小北路黑人聚居区因全球化下新的"自下而上"的跨国经济联系而生,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宗教历史、贸易网络和地理气候条件而兴,其跨国移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漂泊者(Diaspora),其人口构成异质多元,且流动性强。小北路的社会空间机制既包含被动隔离也包含主动聚居,其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族裔聚居区经济"(ethnic enclave economy)发展。
李志刚薛德升Michael LyonsAlison Brown
关键词:社会空间
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08年
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对近20年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将中国流动人口研究的重点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流动人口概念体系、人口迁移的动机、人口迁移的障碍因素、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生存的资本、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全国或区域层面的流动人口实证研究、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以及流动人口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
关键词:流动人口户籍制度
广州流动人口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25
2008年
基于广州市典型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对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迁移、工作、经济状况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州市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已/未婚比例相当,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户籍来源以广东、湖南、广西、湖北、江西、河南、四川等7省区最多。迁移特征表现为来广州时间1月至1年居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来广州途径以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工作特征以工人居多,大都就业于私营企业,合同率很低,且工作变动频繁。经济状况表现为以中低收入为主,整体消费水平偏低。
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
关键词:流动人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