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P1502)

作品数:71 被引量:313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霞杨俊和刘晓荣吴蓁王占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化学工程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电气工程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理学
  • 6篇建筑科学
  • 5篇冶金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永磁
  • 9篇纳米
  • 6篇永磁材料
  • 6篇树脂
  • 6篇纳米复合永磁
  • 6篇纳米复合永磁...
  • 6篇复合永磁
  • 6篇复合永磁材料
  • 6篇ND2FE1...
  • 6篇磁材料
  • 5篇聚氨酯
  • 5篇聚丙烯
  • 5篇合金
  • 5篇丙烯
  • 5篇磁性能
  • 4篇陶瓷
  • 4篇力学性能
  • 4篇煤灰
  • 4篇甲基
  • 4篇粉煤灰

机构

  • 68篇上海应用技术...
  • 12篇上海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建筑科...
  • 3篇中南大学
  • 3篇宝钢集团中央...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博物馆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质量监...

作者

  • 11篇杨俊和
  • 11篇王霞
  • 10篇王占勇
  • 9篇吴蓁
  • 9篇刘晓荣
  • 7篇贾润萍
  • 6篇金鸣林
  • 6篇周邦新
  • 6篇王莉贤
  • 5篇陈惠芬
  • 5篇欧阳春发
  • 5篇张英强
  • 5篇徐晖
  • 4篇郭青
  • 4篇刘克家
  • 4篇郑康生
  • 4篇郭强
  • 4篇刘文庆
  • 4篇王现英
  • 4篇倪建森

传媒

  • 6篇上海应用技术...
  • 4篇煤炭转化
  • 4篇新型建筑材料
  • 3篇化学世界
  • 3篇矿冶工程
  • 3篇功能材料
  • 3篇玻璃钢/复合...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新型炭材料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塑料工业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上海涂料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钢铁
  • 1篇化学试剂

年份

  • 2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Dy_2O_3对烧结NdFeB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NdFeB粉末中添加1wt%Dy2O3粉末对烧结NdFeB磁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烧结过程中,Dy2O3中的Dy与Nd2Fe14B中的Nd发生了置换反应,Dy进入Nd2Fe14B相,形成了(Nd,Dy)2Fe14B相,提高了磁体的矫顽力。
王占勇
关键词:烧结NDFEB磁体
浸入式吹氮过程中氮在不锈钢液中的溶解
2010年
采用插入钢液内部的吹氮管进行浸入式吹氮方法,研究了304、316和420不锈钢液中氮的溶解度及温度和氮气分压的影响。得到了三个品种的不锈钢,在不同温度和氮气分压下氮的溶解度数据,并对氮的溶解度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304不锈钢在1 540℃和1 58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234%和0.206%;316不锈钢在1 500℃、1 540℃和1 58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22%、0.2%和0.17%;420不锈钢在1 510℃和154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14%和0.13%。温度升高氮的溶解度降低。(2)316不锈钢在1 540℃下,氮气分压分别为20、40、60、80和100 kPa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0%、0.14%、0.16%、0.18%和0.20%。不锈钢液中氮的溶解度与氮气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陈建斌陈麒忠唐孙春胡树玉
关键词:不锈钢溶解度
大丝束聚丙烯腈基预氧丝炭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两种聚丙烯腈基预氧丝炭化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东邦48K大丝束聚丙烯腈基预氧丝环化程度优于国产吉林6K小丝束聚丙烯腈基预氧丝,在炭化温度950℃,升温速率4℃/min,保温时间10min条件下,炭化可取得最佳性能,炭化产物纤维拉伸强度达2.96GPa,而国产吉林6K小丝束在炭化温度1100℃,升温速率4℃/min,保温时间5min条件下炭化产物性能最佳,产物炭纤维拉伸强度近3.80GPa.伴随两种预氧丝炭化过程,纤维颜色加深,表面缺陷减少,拉伸断裂模式均由假塑性向脆性过渡,为复合材料低成本开发中预氧丝坯体制备与炭化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海瑞刘晓荣杨俊和潘嘉琪杨锦徐柳花
关键词:炭化微观结构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生物浸出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细菌浸出脱硫。研究表明,酸性溶液中磁黄铁矿比黄铁矿更容易溶解,其浸出脱硫率比黄铁矿的高。细菌的氧化作用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脱硫率明显升高,且随浸出时间的增长,脱硫速度也明显加快。磁黄铁矿细菌浸出的最大脱硫率达65.65%,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23.57个百分点;而黄铁矿细菌浸出的脱硫率最高达50.49%,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17.29个百分点。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过程中存在细菌的直接作用。
刘晓荣姜圣才
关键词:生物浸出磁黄铁矿黄铁矿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
GoAggⅡ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了Gif体系成员之一GoAggⅡ体系催化氧化环己烷为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溶剂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140mmol,催化剂[NH4Fe(SO4)2]1mmol,氧化剂[30%H2O2]80mmol,溶剂[V(吡啶)∶V(乙酸)=5.6∶1.0]33mL,于40℃反应16h。在此条件下,收率达10.33%,n(环己酮)∶n(环己醇)=5.61。
孙小玲金辉
关键词:环己烷环己酮催化氧化反应
42CrMo合金棒材降温轧制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宝钢股份公司特殊钢分公司合金钢棒材分厂的工艺和设备能力,结合现场实测参数和理论计算模型,确定42CrMo钢的轧制力能参数计算公式。在满足该轧机和主电机的能力、轧制产品的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的条件下,将42CrMo钢的加热温度从1 150℃降到1 030℃,使生产线的总能耗减低6.90%,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魏立群柳谋渊陈汉辉许亚飞
关键词:42CRMO钢节能降耗
Nb对Nd_2Fe_(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添加Nb可提高(Nd0.9Dy0.1)9.5Fe79Co5B6.5(原子百分数,下同)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快淬薄带的晶化温度,经过710℃晶化处理4min后,快淬薄带的晶粒细小均匀,从而显著提高了快淬薄带的磁性能。三维原子探针(Three-DimensionalAtomProbe,简称3DAP)分析结果表明,含Nb快淬薄带晶化后,在晶界形成了Nb-Fe-B偏聚物,抑制了晶粒长大,细化了晶粒,进而使晶粒间交换耦合作用增强,提高了合金的磁性能。
王占勇刘文庆周邦新倪建森徐晖
关键词:ND2FE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材料3DAP磁性能
GdFeCo非晶薄膜磁温度特性
2007年
本文以分子场理论为依据,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和分析计算,计算了GdFeCo非晶薄膜饱和磁化强度、交换常数、磁各向异性常数的温度特性,并分析了薄膜成分变化对补偿温度、居里温度等的影响规律,为GdFeCo薄膜在新型磁光存储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现英杨俊和干福熹
关键词:磁光存储分子场理论温度特性
粉煤灰泡沫陶瓷水基浆料的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粉煤灰泡沫陶瓷。为获得良好的挂浆性能,研究pH值、分散剂、流变剂和固相含量等因素对粉煤灰泡沫陶瓷水基浆料流动性、稳定性及触变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浆料的黏度受pH值的影响比较显著,当pH值约为11时,浆料黏度最低,流动性最好;粉煤灰水基浆料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随固相含量增大而增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附性;当分散剂用量为0.5%,流变剂加入量为4%,固相含量为60%时浆料稳定性、流动性和触变性都较优,用其制备的泡沫陶瓷抗弯强度达到1.56MPa。
熊林刘晓荣倪佳敏许斌姜涛
关键词:粉煤灰泡沫陶瓷流动性触变性稳定性
焦炭高温热膨胀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8种不同种类单种煤焦炭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测定了30℃~1300℃范围内的焦炭热膨胀性能.依据焦炭自身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焦炭的热膨胀性能测定方法和热膨胀性能参数.根据测得的焦炭热膨胀性能参数,探索了焦炭热膨胀性能、焦炭热强度及煤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依据所提出的参数可以将焦炭热膨胀性能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提出了焦炭收缩阶段为微裂纹产生的观点.在焦炭热膨胀对热强度影响方面,发现热膨胀性能参数与焦炭热强度成正比关系.在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膨胀性能影响方面,发现最大线性膨胀Lf与挥发分Vdaf成二次曲线关系,在Vdaf为30%左右Lf取到最大值.最大线性膨胀Lf与煤的黏结性成正比关系,但是会受到挥发分的影响.
刘晓辉秦延军张琢吴信慈张睿凌立成杨俊和
关键词:焦炭热应力反应性反应后强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