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2SFB2058)
-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挚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环境修复的司法裁量被引量:51
- 2014年
- 环境修复是针对环境损害所提供的法律救济,其目的是通过责令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人采取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恢复受到损害的环境的功能和价值。近十年来随着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刑事案件的增多,环境修复这一法律救济形式才进入法院司法裁判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涉及环境修复的司法判例的考察,认为法院关于环境修复救济措施的探索对于丰富环境司法实践、完善环境损害救济很有积极意义。但是法院做出的环境修复决定也存在着法律依据欠准确,标准不统一,责任方式、修复目标和方案缺乏指引等问题,故认为为了改进环境修复的法律实践,必须完善环境修复立法、标准、程序和协调机制。
- 李挚萍
- 关键词:环境修复司法救济司法裁量
- 土壤修复制度的立法探讨
- 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土壤修复制度是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法律应该将土壤修复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管理制度和制裁措施来加以规定。土壤修复制度的内容包括修复的义务、规划、目标、标准、公众参与机制、商业...
- 李挚萍;
- 关键词:土壤修复
- 文献传递
- 生态修复案件中的责任承担和法律适用——以广州市白云区鱼塘污染公益诉讼案为例被引量:12
- 2015年
- 近年来,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实践的关注点已经从原告资格问题转移到了环境公共利益的救济问题,多起生态修复案件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探讨。2014年12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广州市白云区鱼塘污染公益诉讼案虽然是一件小案,但该案也集中了环境公益诉讼诸多核心问题。本文通过该案,分析了污染转移过程中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承担,污染事件中公共利益的认定,生态修复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文章认为,生态修复作为新兴的、复杂的法律救济手段,司法实践在运用这一手段时面临许多挑战,有待进一步思考。
- 李挚萍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共利益
- 土壤修复制度立法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土壤修复制度是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法律应该将土壤修复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管理制度和制裁措施加以规定。土壤修复制度的内容包括修复的义务、规划、目标、标准、公众参与机制、商业模式、法律责任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 李挚萍
-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