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70304)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陆小兰马志章查士隽王建范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淋巴器官中VV^+细胞的检测及其在移植肿瘤后的量变
- 1991年
- 应用FITC标记的长柔毛野豌豆凝集素(VVL)直接荧光示踪法和VVL介导的花环形成法,在正常小鼠脾、肠系膜淋巴结和胸腺中,分别检测到有一定数量的VVL受体阻性细胞(VV^+细胞)。小鼠在移植肿瘤(EAC)后,脾及淋巴结中VV^+细胞明显地逐步减少。但胸腺中VV^+细胞水平,未发现有改变。有证据表明,VV^+细胞中包含一类反抑制T细胞(Tcs),它们在对肿瘤的免疫排斥中据信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进展中,外周淋巴器官中VV^+细胞水平的降低,提示了抑制和反抑制调节平衡的失常。这可能是导致肿瘤宿主处于抑制优势的低免疫状态的原因之一。
- 查士隽王建范丁仁瑞
- 关键词:淋巴移植肿瘤
- 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活性检测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建立了一种改良的诱生及检测LICC细胞毒活性的培养体系。先将脾脏淋巴细胞(5×10~6/ml)在含有IL-2(0.5U/ml)、CCDF(50%V/V)RPMI1640培养液中预培养72小时,然后加入肿瘤细胞(5×10~4/ml),用~3H-TdR后标法检测LICC细胞毒活性,杀伤时间为72小时。
- 陆小兰马志章丁仁瑞
- 关键词:细胞毒细胞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