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90411026)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朱林王磊陶少强夏强刘曼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秸秆
  • 4篇秸秆还田
  • 4篇还田
  • 2篇养分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量
  • 2篇微生物量氮
  • 2篇物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养分
  • 1篇养分动态变化
  • 1篇真菌群落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养分动态
  • 1篇土壤养分动态...
  • 1篇土壤真菌
  • 1篇土壤脲酶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夏强
  • 3篇朱林
  • 2篇陶少强
  • 2篇王磊
  • 1篇李金才
  • 1篇秦冰
  • 1篇陈晶晶
  • 1篇王伏伟
  • 1篇沈学善
  • 1篇王雅楠
  • 1篇刘曼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麦玉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定位试验在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及小麦秸秆旋耕施肥播种同步完成的前提下,研究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条件下小麦玉米两熟制土壤养分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玉米收获期至小麦成熟期,各处理的土壤全氮量有所降低,而土壤碱解氮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呈现增加的趋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玉米秸秆还田对稳定小麦生长前期(拔节期以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作用。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具有减缓作用。
王磊朱林陶少强李金才沈学善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养分生物学特性
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微生物量氮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微生物量氮、土壤氮素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索发展低碳农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并且结合室内分析。[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全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在2010年小麦播种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和2011年玉米播种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土壤脲酶的活性增幅分别为21.93%、4.92%、35.88%、4.71%、21.79%、0.99%、31.52%、21.77%、8.52%、3.74%、12.89%,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加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比单独施肥处理高出19.32%。[结论]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关键因素。
夏强陈晶晶王雅楠王伏伟刘曼朱林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脲酶微生物量氮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及微生物量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及小麦秸秆旋耕施肥播种同步完成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对小麦玉米两熟制土壤氮素养分及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能满足小麦旺盛生长阶段拔节期对氮素养分的需求,秸秆还田处理或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量总体上在小麦拔节期处于最低值,而既无秸秆还田又没有施肥的对照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低值出现的时期延后,在小麦开花期出现,持续至小麦的灌浆期。对于麦玉秸秆还田但不施氮磷钾肥而言,小麦生长后期(小麦开花期以后)土壤脱氮比较严重。秸秆还田后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呈现上升的趋势。单独施肥或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施肥其后效不足。秸秆还田并且施肥显著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持续地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
王磊陶少强夏强朱林
关键词:秸秆还田微生物量氮
麦玉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通过提取六种不同处理秸秆还田土壤真菌的基因组DNA,对真菌5.8S rDNA与18S rDNA之间的ITS1区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6种处理表现出不同的DGGE指纹图谱特征。对DGG...
夏强秦冰王雅楠陈晶晶陶少强朱林
关键词:秸秆还田真菌群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