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FQ028)
- 作品数:9 被引量:142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培举陈贞翔孙涛刘长友杨波更多>>
-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LED照明网络控制芯片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传统的照明网络存在高功耗和编址复杂等问题,设计支持多通道的LED照明网络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含控制通道接口和数据通道接口,对多通道协议进行处理。应用控制芯片可以实现多通道的LED照明网络架构,简化照明节点编址过程。经测试,该控制芯片可以支持照明节点编址,而且芯片功耗大约为89 mW,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降低了功耗。
- 尚鹏杨波孙涛
-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多通道低功耗
- 面向PBOC2.0的智能卡操作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智能卡的市场需求,摒弃了存储卡的设计思想,采用文件系统与安全访问机制联合设计及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在文件结构中加入二进制和记录文件的概念,进行了可靠性存储的设计。在智能卡操作系统的数据存取和文件管理模块上,设计并实现了应用防火墙和一卡多用的功能。该设计增加了智能卡的可靠性、适用性及灵活性。
- 胡云肖杨波孙涛郭延海
- 关键词:智能卡片内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数据存取
- 综放面端头基本顶结构与合理支护参数被引量:22
- 2012年
- 端头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的确定是支架设计与选型的关键,为此,理论分析了端头区覆岩垮落形态、基本顶的结构运动规律及合理支护强度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端头区基本顶既可为裂隙带岩层,也可为垮落带岩层,裂隙带基本顶弧形三角块的下沉运动与工作面中部砌体梁相同,垮落带基本顶弧形三角块形可为仅受煤壁支撑与覆岩压力的悬臂梁,或同时与前后弧形三角块铰接形成弧形三角块类砌体梁结构;基本顶弧形三角板不同的结构形式,矿压显现不同,砌体梁结构基本顶活动的压力显现明显,动载系数大,而弧形三角块类砌体梁基本顶活动的压力显现不明显,动载系数较小;端头区支架与围岩作用关系中,支架的工作状态有3种类型:给定变形状态、限定变形状态和给定载荷状态,可根据对应的端头区砌体梁模型、悬臂梁模型和弧形三角块类砌体梁模型估算不同条件下端头支架合理的支护强度.
- 杨培举刘长友
- 关键词:端头支架支护阻力
- 基于Web的网络流量分类管理系统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传统的流量分类管理系统存在不稳定、结果反馈不及时、分类结果显示不直观等问题,设计一个基于Web的在线的流量分类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流中前5个包(排除3次握手包)所含信息作为特征值计算资源,集成一种或多种分类算法用于在线网络流量分类,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处理分类结果。实验表明:在采用适应在线分类的特征集和C4.5决策树算法做分类时,系统能快速做出分类,且精度达到94%以上;数据可视化有助于人机交互,改善分类指导。
- 王金光陈贞翔
- 关键词:网络流量数据可视化
- 大断面软煤层大巷围岩控制优化设计被引量:9
- 2013年
- 受煤体强度低、水平地应力大、顶板赋存富含水层及泥岩底板稳定性差等多因素影响,麻家梁煤矿大断面软弱煤层大巷遇到顶板下沉、底鼓严重的难题,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回风大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巷道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合理断面形式、底鼓控制方法及合理支护参数进行研究。经研究确定回风大巷顶板采用微弧拱形,增加顶板排水管,底板采用反底拱的结构形式,全断面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现场应用表明,经优化设计后的回风大巷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满足矿井大巷保持长期稳定的要求。研究结果对大断面软弱煤层大巷的支护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刘锦荣康庆涛
- 关键词:大断面煤层巷道围岩控制
- 基于PXA微处理器的可信引导
- 2015年
- 针对普通嵌入式设备引导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分析Marvell公司的PXA微处理器的基本特性和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可信计算思想,加入可信密码模块(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TCM)和可恢复性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PXA微处理器的可信引导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移动警务终端。该方案确保了设备在启动过程中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了程序被篡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秦坤文陈贞翔孙涛
- 关键词:可信密码模块
- 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的承载特征及其对顶梁位态的影响研究
- 为掌握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对放顶煤工作面地质条件与放煤工艺的适应性,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分析了支架工作阻力的循环变化规律、支架外载合力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顶梁位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与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相比,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的...
- 刘长友杨培举吴锋锋丁斌郭卫彬
- 关键词:放顶煤
- 文献传递
- 采场上覆巨厚坚硬岩浆岩致灾机理与防控措施被引量:30
- 2013年
- 为控制巨厚坚硬覆岩导致的采场矿压灾害,采用物理模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场上方厚约100 m岩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对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其引发采场矿压事故的力学机理与显现形式。研究表明:巨厚岩浆岩与煤层间距较小时,可采用两端固支梁模型计算岩浆岩的破断垮距,间距较大时,采用薄板理论计算岩浆岩的极限挠度,并根据自由下沉空间确定其是否破断与破断步距;岩浆岩处于弯曲下沉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隐患,处于断裂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和大面积来压双重隐患。实践证明,巨厚坚硬岩浆岩下开采,可采取加强支护质量监测与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方法,辅以坚硬顶板强度弱化手段消除冲击矿压和顶板强来压显现事故。
- 杨培举何烨郭卫彬
- 关键词:岩浆岩围岩应力冲击矿压
- 基于流中前5个包的在线流量分类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在线流量分类所面临的特征计算复杂和分类性能不稳定问题,利用流开始的前5个数据包(排除三次握手数据包),计算数据包大小、负载大小和到达间隔时间等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通过分析3种机器学习算法(C4.5、BayesNet和NBTree)分类的结果,研究可用于在线流量分类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应该满足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特征计算简单,能快速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流量,对于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均取得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92%以上),适用于在线流量分类。
- 赵树鹏陈贞翔彭立志
- 关键词:网络测量
- 厚煤层大采高采场煤壁的破坏规律与失稳机理被引量:74
- 2012年
- 基于大采高采场煤壁稳定性控制需要,在现场实测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采动裂隙的发展演化规律,并用滑移线理论分析了煤壁失稳的力学过程.研究表明:仅含层理煤层的采动剪切破坏面由倾向相反的共轭面组成;含节理煤层中,硬煤的采动破坏面为剪切破坏面与节理张裂面组成的倾向相反的共轭面,软煤采动破坏面为倾向采空区的单向平面;超前塑性区内硬煤的后继剪切破坏面仍为倾向相反的共轭面,软煤内则为倾向煤壁的单向平面.采用塑性滑移线确定了煤壁片帮的危险范围,影响煤壁失稳的主要因素为端面距与砌体梁结构的回转变形压力.
- 杨培举刘长友吴锋锋
- 关键词:大采高片帮滑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