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649)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晓冬马淑梅易贺庆高琳刘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离辐射
  • 4篇细胞
  • 3篇电离辐射诱导
  • 3篇自噬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细胞死亡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癌细胞
  • 2篇P53
  • 2篇AKT1
  • 1篇蛋白
  • 1篇低剂量电离辐...
  • 1篇电离
  • 1篇凋亡
  • 1篇性细胞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7篇刘晓冬
  • 6篇马淑梅
  • 3篇易贺庆
  • 2篇施丹
  • 2篇高琳
  • 2篇张洁琼
  • 2篇刘扬
  • 1篇吴丽珉
  • 1篇乔俊
  • 1篇罗云霄
  • 1篇侯吉光
  • 1篇赵银龙
  • 1篇李英普
  • 1篇宋志恒
  • 1篇王铁君
  • 1篇贾立立
  • 1篇刘兵
  • 1篇孔德娟
  • 1篇汪海娇
  • 1篇孔博玉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离辐射作用后p53对核仁素的调控作用研究
2008年
核仁素(Nucleolin),是细胞核仁中的一种磷酸化蛋白,主要定位于真核细胞核仁的颗粒区和致密纤维组分。研究发现Nucleolin除了在核仁中发挥作用外,还具有在核仁、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穿梭的特性。文献报道,电离辐射和抗肿瘤药物喜树碱可以使Nucleolin活化,Nucleolin和p53可以在体外直接相互作用,Nucleolin的穿梭功能依赖于p53和应激条件。
赵银龙马淑梅罗云霄刘扬张洁琼易贺庆施丹刘晓冬
关键词:电离辐射核仁素P53磷酸化蛋白抗肿瘤药物
P53基因在电离辐射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p53基因在电离辐射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1299(p53-/-),H1299-P53,H1299-175H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H1299(P53-/-)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68.4%、50%。在H1299-P53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1.7倍、8.1倍。在H1299-175H细胞中,4GY8、GY照射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假照组的1.5倍、2倍。LC3蛋白表达在H1299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175H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在H1299-P53中,OGY表达最高,4 GY表达最低,8 GY表达低于假照组但比4 GY高。AKT表达在H1299细胞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1299-P53在4GY表达量升高而在8GY又降低但仍高于假照组,在H1299-175H细胞中AKT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DM2在H1299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P53细胞中呈现与AKT相同的变化趋势,在H1299-175H细胞中4GY时表达量最高8GY最低。Caspase-3在H1299细胞中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在H1299-P53细胞中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在H1299-175H细胞中,0 GY表达最高,4 GY表达最低,8 GY低于假照组但高于4 GY组。结论 X射线促进P53(-/-)的H1299细胞时发生自噬,而促进H1299-P53及H1299-175H中发生凋亡。
乔俊马淑梅李英普宋志恒易贺庆侯吉光贾立立谭哲峰刘晓冬王铁君
关键词:H1299AKT1MDM2LC3
P53在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周期解耦联中的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电离辐射(IR)诱导的MCF-7细胞周期解耦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RNAi表达载体,经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293T细胞形成病毒包装颗粒,感染MCF-7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建立p53基因沉默模型。将p53野生型(+/+)和沉默模型(-/-)经电离辐射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多倍体的变化。结果与p53^+/+组比较,p53^-/-模型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减少,S期、G2期增加(P〈0.01),倍体分析表明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八倍体均增加(P〈0.01)。在p53^+/+和p53^-/-细胞中,与假照射组比较,4Gy照射后G0/G1期、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而G2期增多(P〈0.01);倍体分析表明,照射后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八倍体均增加(P〈0.01)。与p53^+/+IR组比较,p53^-/-+IR组发生G0/G1期、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G2+M期增多(P〈0.01),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增多(P〈0.01),八倍体无明显差别。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和细胞周期解耦联;P53在电离辐射诱导的MCF-7细胞G2期阻滞中发挥作用,而在细胞周期解耦联中可能不发挥作用。
马淑梅吴丽珉刘扬施丹易贺庆张洁琼汪海娇刘晓冬
关键词:P53基因RNA干扰电离辐射
beclin 1在辐射诱导的乳腺癌细胞自噬发生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自噬发生过程中beclin1表达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MAP1LC3B表达,RT—PCR方法检测beclin1基因变化,X射线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eclin 1蛋白表达。结果MAP1LC3B mRNA量效研究表明,8、16和32h量效研究均发现表达上调,8、16h在12Gy,32h在8Gy达到表达峰值,总体表现为表达升高(F=13.831、10.996、17.019,P〈0.05);时程研究表明,2Gy时程研究发现MAP1LC3B于16h升高达至峰值(F=16.284,P〈0.01),8Gy时程研究中32h升高达至峰值(F=9.030,P〈0.05),12Gy时程研究中16h升高达至峰值(F=20.315,P〈0.05)。beclin 1 mRNA量效关系表明,照射后4h beclin 1在2、4和8Gy阶段呈剂量依赖增加趋势;8Gy时间效应关系中发现照射后beclin 1 mRNA的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增加。16h蛋白量效关系表明,照射后beclin 1表达增加;2Gy时效关系表明照射后蛋白表达增加。结论X射线照射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自噬,beclin 1基因上调表达的变化提示其发挥重要作用。
高琳刘晓冬马淑梅
关键词:自噬X射线BECLIN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自噬及其与凋亡的转换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往认为是基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近期研究表明,在某些肿瘤中出现不同于细胞凋亡的死亡方式,而且针对细胞凋亡采取的治疗方案并未起效,提示存在其他机制。现已证实,自噬性细胞死亡是除细胞凋亡外的另一种死亡机制。自噬性细胞死亡,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程序性死亡,是在应激或损伤状态下,细胞自我分解组分回收蛋白,维持细胞所必需的代谢或是清除受损伤组织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一种方式。
刘晓冬
关键词:细胞自噬电离辐射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基因组稳定性程序性死亡
CT多次扫描对机体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CT多次扫描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影响,探索CT扫描对机体的损伤效应机制.方法 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4、6和8次CT扫描组共6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扫描,扫描组用64排螺旋CT以骨盆模式对小鼠进行全身扫描,采用热释光技术检测小鼠局部吸收剂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在照后lh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DNA损伤形成的γ-H2AX焦点,在照后24 h检测细胞凋亡、自噬、细胞周期和外周血CD4+、CD8+水平变化.结果 6组小鼠相应的辐射剂量分别约为0、63.09、124.14、174.48、232.99和504.72 mGy.扫描2次以上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扫描4次以上的骨髓细胞中,y-H2AX均显著增加(P<0.05),4次以上扫描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加(P<0.05),但使骨髓细胞凋亡降低(P<0.05),体现出淋巴细胞更为敏感而骨髓细胞成分复杂且具有不同的辐射敏感性及反应时相性.CT扫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无影响,但单次扫描使骨髓细胞自噬增加(F=81.104,P<0.05).扫描8次后骨髓细胞Go/G1期和G2/M百分率增加(x2 =11.29、28.57,P<0.05).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百分率在CT扫描后下降(P<0.05),但CD4 +/CD8+比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CT多次扫描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了损伤效应,机体进而启动凋亡、自噬和细胞周期阻滞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而机体的免疫平衡未受影响.
刘兵孔博玉马淑梅刘晓冬
关键词:CT扫描低剂量电离辐射DNA损伤
PI3KI/Akt1在辐射诱导的乳腺癌细胞自噬发生中表达调控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线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自噬发生过程中Akt表达的变化以及探讨小分子干扰RNA沉默Akt基因后对自噬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CF-7中Akt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kt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kt过表达和沉默模型中MAP1LC3B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照射组MCF-7细胞量效研究表明,在4、8、16 h Akt1表达分别在24、、8Gy区间内呈剂量依赖下降变化,照射后Akt1总体表达均低于假照组(P<0.01);32 h量效结果表明,Akt1表达明显呈剂量依赖下降变化,4、8、12Gy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效应研究表明,48、、12Gy时程研究Akt1表达量均于8 h降至最低,差异显著(P<0.05),照射后Akt1基因总体变化均低于假照组。正常照射组MCF-7细胞Akt1蛋白表达情况为,照射后2 h Akt1蛋白表达即有明显下降趋势,24 h达至最低值;4Gy时效研究表明,照射后0.5 h Ak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8 h达至最低值;8 Gy时效研究表明,照射后Akt1蛋白表达在0.5-4 h区间内呈时间依赖下降趋势,4 h达至最低值。Akt1 siRNA模型照射组量效研究表明,MAP1LC3B表达在8、163、2 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变化,12 Gy达至最大值(P<0.05);时间效应关系表明,2、48、Gy MAP1LC3B表达在16 h3、2 h上升变化显著(P<0.05),12 Gy时效表明,8、163、2 h MAP1LC3B表达呈剂量依赖上升变化,于32 h达至最大值(P<0.05)。结论 X线可能通过抑制PI3KI/AKT转导通路活性来促进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自噬。
高琳刘晓冬孔德娟马淑梅
关键词:自噬X线AKT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