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2006GB2B10061)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继竹杨伟光金明华王兴录王铁强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吉林省财政厅科研育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子粒长度的遗传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2组增广NCⅡ设计对玉米子粒长度进行了遗传研究。杂种优势分析表明:2组试验子粒长度的杂种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6.54%、23.69%,变异幅度分别为14.95%-38.26%1、4.26%-32.61%。配合力和遗传模型分析表明:子粒长度的遗传以加性基因作用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
- 金明华李继竹王勇于晓东温伟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玉106”选育报告被引量:14
- 2008年
- "吉玉106"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4—2005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255.2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8.1%。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498.8 kg/hm2,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12.0%。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玉106"。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四平西部、长春北部、松原地区、吉林地区、白城部分地区和内蒙古等地亦可种植。
- 杨伟光李继竹王兴录王铁强高金明勾丽云
- 关键词:玉米高产多抗
- 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NCⅡ设计,对选自国外玉米杂交种的5个不同株系(同一二环系)在不同密度环境条件下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5、6.0和7.5万株.hm-2密度下玉米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均较高,为116.4%、77.2%和48.7%,其杂种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这5个自选系与塘四平头、旅大红骨系统杂交,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4.5、6.0和7.5万株.hm-2密度下选出的高杂种优势组合中,其所配组合分别占4/6、7/8和6/8;自选系和骨干系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不同,同一自选系的特殊配合力在不同密度下表现亦不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在6.0和7.5万株.hm-2时变化趋势相近,呈显著正相关.
-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杂种优势配合力
-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85”选育报告被引量:9
- 2010年
- "吉农玉885"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330.5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全13"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616.7 kg/hm2,比对照"平全13"增产3.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宜、抗旱性强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8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晚熟、中熟区种植。
- 李继竹杨伟光王兴录勾丽云张国立
- 关键词:玉米高产抗旱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8”的选育报告被引量:11
- 2008年
- "吉单18"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02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46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8.3%。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711.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5.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早、抗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单1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吉林、白城、通化、延边等中早熟区种植。
- 金明华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 关键词:玉米早熟高产
- Mo17改良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潜力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Mo17及其改良系与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3大类群的代表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J1288J、1052J、1712均比Mo17一般配合力高,J1288一般配合力最高,是最好的改良系。J1288×吉853的总配合力效应最高,是最好的杂交组合,J1288×9206J、1288×GY349、J1052×丹340、Mo17×GY349J、1712×丹340的总配合力效应比较高,是比较好的杂交组合。对Mo17的改良实践可总结出,导入热带、亚热带等国外血缘是切实可行的,并用国内系与这些改良系进行组配可得到综合性状比较好的杂交组合。
- 杨大燕李继竹丁孝营李书境金明华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