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69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志军余建华王普红杜斌郭磊更多>>
- 相关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四苯基乙烯类化合物在荧光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四苯基乙烯类化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液晶器件、超分子组装、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深入研究,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性质在荧光传感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综述了近几年四苯基乙烯类化合物在荧光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
- 杜斌丁志军郭磊王普红李志军余建华
-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荧光
-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识别特性研究
- <正>2,4,6-三硝基苯酚(PA)俗称苦味酸,是一种重要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染料、炸药、农药、医药等领域。苦味酸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毒害作用,长期接触还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排放到自然...
- 杜斌丁志军王晋红郭磊李志军余建华
- 关键词:萘酰亚胺苦味酸荧光光谱
- 文献传递
- 基于EMD的红外遥测光谱信号预处理新方法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红外遥测光谱仪远距离快速、准确地探测污染气体并给出定性鉴别结果,必须对遥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基线的干扰,提取出污染气体的特征光谱信号。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采用具有自适应特性的EMD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无参数分解,提取出高频噪声与低频基线,实现了红外遥测光谱的预处理。经过该方法处理,光谱信号全局评估系数RMS1平均值达到0.141,局部评估系数RMS2平均值达到0.182,综合评估系数RMS*平均值达到0.026,明显优于小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EMD方法用于红外遥测光谱信号去噪与基线校正,算法简单,运行可靠,可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郭腾霄丁学全董晓强穆宁黄启斌李翠萍温红宇
- 关键词:信号处理光谱EMD
- 微/纳米苝酰亚胺聚集体的可控制备
- <正>探索物质从分子不断聚集生长成为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固态聚集体的演化过程,理解分子演化聚集形成高级聚集体的起源和驱动力对于帮助我们设计和构筑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新颖结构和尺寸的聚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荧光和紫光谱外...
- 丁志军杜斌王普红郭磊余建华
- 关键词:二萘嵌苯分子聚集体
- 文献传递
- 全谱火焰光度法检测硫、磷、氮、砷、氯元素被引量:4
- 2015年
- 火焰光度分析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灵敏检测硫、磷等元素的成熟方法。在环境检测,农残检测,工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传统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改进设计,采用光栅和CCD传感器阵列作为检测器的光电转换器件,拓展了检测化合物的种类,成功实现了对H2S,PH3,NH3,AsH3,Cl2为代表的硫、磷、氮、砷、氯五种元素的实时检测。由原来依靠特征波长检测拓展到利用物质火焰光度光谱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有望成为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类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现场检测技术。
- 丁志军王普红李志军杜斌郭磊余建华
- 关键词:CCD有毒有害气体
-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对铁离子(Ⅲ)的识别
- 2015年
-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N-正己基-4-苄胺基-1,8-萘酰亚胺(HBN),通过NMR和MS表征了其结构。利用荧光光谱研究它对铁离子(Ⅲ)的识别作用。实验显示,在C2H5OH/H2O(φ:1/1)体系中,当Fe3+浓度为4×10-7~1×10-2 mol·L-1时,HBN荧光强度随Fe3+浓度增加大幅度下降。线性回归方程为:F0/F=623.253 2cFe3++0.964 2(R2=0.996 3)。常见金属离子,如Ca2+,Na+,Cu2+,Zn2+,Pb2+,Co2+,Ni 2+,Mn2+及Fe2+等,均不干扰HBN对Fe3+的识别。结果表明,HBN对Fe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 杜斌丁志军郭磊王普红李志军余建华
- 关键词:萘酰亚胺光谱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