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8074)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于芸韩如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烯醇化...
  • 1篇烯醇化酶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脑损伤
  • 1篇胶质
  • 1篇S100
  • 1篇TAU蛋白
  • 1篇标志物
  • 1篇创伤
  • 1篇创伤性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韩如泉
  • 1篇于芸

传媒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生物标志物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青壮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标志物可定量评估脑损伤程度、预测疾病转归。目的探讨各种标志物用于评估脑损伤程度及转归的机制、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内容综述脑外伤后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c.terminalhydrolase-L1.,UCH-L1)、Tau蛋白、胶质细胞损伤标志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S100)、炎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TNF蛾)]以及其他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膜收缩蛋白及其降解产物)的时程特点、评估损伤程度及预测转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趋向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TBI、预测神经系统转归、监测继发性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芸韩如泉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TAU蛋白S10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