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68)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夏文臣尚海静张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牙形石
  • 1篇底界
  • 1篇动物群
  • 1篇牙形石动物群
  • 1篇中二叠统
  • 1篇凉水
  • 1篇二叠统
  • 1篇GUADAL...
  • 1篇长兴阶
  • 1篇大隆组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张宁
  • 1篇尚海静
  • 1篇夏文臣

传媒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西凭祥剖面Guadalupian(中二叠统)底界附近的凉水和温水混生牙形石动物群被引量:1
2008年
详细研究了广西凭祥剖面下-中二叠统界线(即Guadalupian统底界)附近的牙形石动物群,发现了M.idahoensis lam-berti-J.nankingens insankingensis演化系列和M.idahoensis.idahoensis-J.nankingensis gracilis演化系列混生现象。前者与温水型牙形石分子M.siciliensis,M.rustagensis和Sweetgnot hsuusbasymmetricus共生,后者与凉水型牙形石分子M.pro-longata和M.phosphoriensis共生。两个演化系列中温水型牙形石分子J.nankingensis nankingensis和凉水型牙形石分子J.nankingensi sgracilis首现在同一层位,从而准确地将Guadalupian统底界面标定在剖面中的第9-18层之底。在Guadalupian统底界附近的一套硅质灰岩标本中同时鉴别出混生的牙形石动物群,这说明在早-中二叠世转换期,来自高纬度区的凉水洋流上涌事件曾经发生并侵入到处于亚热带的扬子板块之中。
尚海静张宁夏文臣
关键词:牙形石
贵州新民剖面大隆组的牙形石及研究意义
大隆组地层,广泛地分布于贵州省的中南部和广西北部。其地层时代,是由菊石Pseudotirolites(姚兆奇等,1980;董卫平等,1997)的产出层位,将其粗略地归为长兴阶。而更精细的地层时代,尚未得到解决。
钟文力张宁冯庆来夏文臣
关键词:牙形石大隆组长兴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