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10231)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日平刘彩霞李瑾瑜王贤孙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瓣
  • 1篇视觉质量
  • 1篇皮瓣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角...
  • 1篇准分子激光角...
  • 1篇磨镶术
  • 1篇近视
  • 1篇近视患者
  • 1篇激光
  • 1篇角膜
  • 1篇角膜上皮
  • 1篇角膜上皮瓣
  • 1篇非球面
  • 1篇分子
  • 1篇LASEK
  • 1篇LASIK治...

机构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篇孙丽霞
  • 1篇王贤
  • 1篇李瑾瑜
  • 1篇刘彩霞
  • 1篇张日平

传媒

  • 1篇广州医药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非球面引导的LASEK及LASIK治疗近视患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非球面引导的LASEK及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近视散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3例86眼行非球面引导的LASEK手术,45例90眼行非球面引导的LASIK手术。对所有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3月裸眼视力达到1.0的比例进行比较,对术后1月、3月残余屈光度、角膜像差结果按屈光度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达1.0比例者较LASEK组多,术后3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残余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度近视组两种术式在术后1月、3月角膜像差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度近视组患者两种术式在术后1月角膜像差均有所增加,术后3月LASEK组像差有所恢复,较LASIK组像差值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引导的LASEK及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视力及屈光预测性良好,利用LASEK治疗低中度近视患者较LASIK手术更有利于角膜像差的恢复。
张日平孙丽霞李瑾瑜王贤刘彩霞
关键词:非球面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视觉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