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805)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2H指数:9
- 相关作者:毕勤成李会雄段远源王为术雷贤良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及跨接方程的黏度推算模型
- 2013年
- 结合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与跨接方程,本文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从气相到液相且包含临界区在内的黏度推算模型。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对比密度ρ_r(0.01~2.57)、对比温度T_r(0.46~1.12)范围内的黏度进行了计算,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1.81%,近临界区域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4.6%。与现有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黏度推算模型显著提升了近临界区域黏度的计算精度。
- 刘向阳何茂刚张颖
- 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被引量:14
- 2013年
- 针对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系统水动力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复杂串并联回路系统的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基于POWERSTATION4.0平台研制了水动力计算程序。按出口工质温度相等的原则计算节流补偿压降;以给定热负荷和节流方式进行流量分配和压降特性校核计算,用Chebyshev多项式拟合法拟合水动力特性曲线方程。并数值研究了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U形叉管有利于垂直水冷壁节流调节,低负荷率下炉膛回路具有较强的正流量特性,而在超临界负荷具有弱的负流量特性。上炉膛回路在不同负荷率下均具有负流量特性。水冷壁水动力特性曲线呈单值性。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垂直水冷壁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王为术赵鹏飞陈刚毕勤成顾红芳
- 关键词: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
- 高温高压流体在线毛细管黏度测量被引量:3
- 2011年
-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在线毛细管黏度测量方法,设计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通过与高温高压循环系统连接,可实现压力(约30 MPa)、温度(约773 K)范围内的流体黏度在线测量。利用该实验系统,在线测量了压力分别为12、23、25、28 MPa下,温度303 46~383 28 K范围内纯水的动力黏度。较之NIST文献数据,本文实验数据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2.01%。
- 刘向阳何茂刚张颖
- 关键词:黏度高温高压
- RG-CPA方程计算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
- 2013年
- 超临界流体广泛地应用于能源动力、制冷空调等多个领域,而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于工业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工程上常用状态方程计算溶解度,本文将结合了重整化群理论的RG-CPA方程推广到了溶解度的计算中,RG-CPA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流体在近临界和远临界区域的热力学性质,有效地克服了经典立方型状态方程无法准确描述近临界区域热力学性质的缺点。采用该方法对7种有机固体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计算,并与经典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经典方程相比,RG-CPA方程能更好地再现极接近临界点处溶解度的陡峭变化规律。
- 许心皓申爱景段远源杨震
- 关键词:溶解度超临界CO2
- 接触角与液固界面热阻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及液固界面热阻,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别改变液固结合强度和固体的原子性质来分析接触角和界面热阻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增强液固间相互作用时,接触角减小的同时界面热阻也随之单调减小;而改变固体原子间结合强度和原子质量时,接触角几乎保持不变,但界面热阻显著改变.固体原子间结合强度和原子质量影响界面热阻的原因是其改变了固体的振动频率分布,导致液固原子间的振动耦合程度发生变化.本文的结果表明界面热阻不仅与由接触角所表征的液固结合强度有关,还与液固原子间的振动耦合程度有关.接触角与界面热阻间不存在单值的对应关系,不能单一地将接触角作为液固界面热阻的评价标准.
- 葛宋陈民
- 关键词:液固界面接触角界面热阻分子动力学模拟
- 锅炉转向室烟气调节屏的调节性能与优化设计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解决锅炉尾部烟道中烟气气流分布不均匀性问题,在锅炉转向室内增设烟气调节屏,并通过数值计算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的方法对烟气调节屏的调节性能进行优化.在锅炉转向室内优化设计出3种不同的烟气调节屏装置,并引用不均匀系数和速度偏差系数定量评定烟道内流场的均匀性,结果显示增设烟气调节装置后气流场均匀程度明显变优.特别是采用具有强消旋减涡作用及安装简易特点的竖直布置弧形调节屏,左右两侧气流分布不均匀系数由3.18和1.68分别降至1.97和1.59,速度偏差比接近于1.0.利用PIV对优化后的调节屏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调节屏能较好地改善尾部烟道内气流的分布特性.
- 雷贤良李会雄张庆王太
- 关键词:锅炉烟气
- CPA方程计算醇+卤代烃体系气液相平衡
- 2009年
- 醇+卤代烃混合体系,尤其是乙醇、三氟乙醇(TFE)等与卤代烃的混合工质在吸收式制冷、热泵、蒸气动力循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CPA方程可以描述缔合流体的性质,用于含醇类组元的混合体系气液相平衡性质描述。本文首先从纯物质饱和性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CPA方程参数;将CPA方程应用于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计算,采用并比较了2种缔合方案;比较了CPA方程与G^E-EoS模型的相平衡计算效果。CPA状态方程在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准确描述醇+卤代烃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性质。
- 方锦段远源
- 关键词:气液相平衡混合工质
-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全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运行和优化设计中存在的流动与传热问题,建立了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实体的三维分布参数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蒸发器内海水流场、温度场等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相应热力参数分布的详细信息,直观地刻画了蒸发器内部的工作过程以及复杂流动与换热现象。通过数值解与实际值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第1、2管程蒸汽进口区总传热系数最大,海水表现出喷淋密度"上高下低"、盐度"上小下大"等细观规律;供入海水流量在280~370 t/h范围内变化对二次蒸汽与加热蒸汽的温差影响较大,而对二次蒸汽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海水流量偏离设计值会造成整个海水淡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 侯昊毕勤成张晓兰
- 关键词: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分布参数模型数值模拟
- 350MW超临界锅炉螺旋水冷壁壁温特性研究
- 2013年
- 针对林州热电厂350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特性,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矩形鳍片膜式水冷壁进行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计算,分析了炉膛下部螺旋管圈的温度分布特性.计算研究表明:螺旋管圈水冷壁温度随着炉膛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最高温度出现在水冷壁向火侧或者鳍端,最高温度小于440℃,低于金属许用温度;随着锅炉负荷的升高,管壁最高温度及周向最大温差显著增大.在炉膛宽度上,各管间温度差、焓值差及亚临界压力下的干度差均很小,但其值随着热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表明螺旋管圈水冷壁可有效消除热偏差.
- 王为术李帅帅周俊杰毕勤成
- 关键词:超临界锅炉螺旋水冷壁温度场
-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高热负荷区垂直水冷壁温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针对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特性,数值研究了炉膛高热负荷区垂直管圈膜式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和炉膛水冷壁温度分布。计算研究表明:水冷壁温度最高区域处于管壁向火侧顶点或水冷壁向火侧鳍端,在低负荷时管壁向火侧外壁温度最高,而高负荷时向火侧鳍端温度最高。管壁最大温差随锅炉负荷升高而显著增大,最高温度亦随锅炉负荷升高而增大。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王为术徐维晖李帅帅顾红芳罗毓珊陈听宽
- 关键词: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温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