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513)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郎集会闫永胜徐松松张岩王佳英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反应温度对水热法制备Eu掺杂ZnO纳米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Eu掺杂的ZnO纳米片状材料(ZnO:1%Eu),在稀土Eu掺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讨论了不同水热反应温度对纳米片结构的影响,得出材料最佳生长温度,并研究了该反应温度条件下掺杂材料的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铕以正三价价态成功地掺入到ZnO晶格中.在反应温度为155℃时,材料的结晶质量最好.该反应温度下PL谱图显示出Eu3+的特征发射峰,分别位于579.6,587.8和614 nm处,它们是4f-4f的跃迁,分别来源于Eu3+的5D0-7F0,5D0-7F1和5D0-7F2跃迁.
- 郎集会张岩徐松松王佳英刘晓艳孟祥伟闫永胜
- 关键词:氧化锌铕水热反应
- 水热温度对稀土Ce掺杂ZnO纳米棒的结构和光学性能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稀土铈(Ce)掺杂的氧化锌(Zn O)纳米棒材料,主要探讨了不同水热温度对Ce掺杂的Zn O纳米棒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光致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稀土掺杂Zn O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热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稀土Ce掺入到Zn O晶格中,且Ce以+4价成功地掺入到Zn O晶格.合成的纳米材料为直径小于10 nm的纳米棒状结构,纳米棒的长度随水热温度的提高而增长.紫外峰和缺陷峰的强度比亦随着水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产物的结晶质量提高而导致的.同时,水热温度的变化也引起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吸收峰的红移现象.
- 郎集会韩强张旗闫永胜杨景海
- 关键词:稀土铈纳米棒水热温度光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