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173)

作品数:29 被引量:203H指数:9
相关作者:蒲春生吴飞鹏何延龙景成刘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篇压裂
  • 6篇低渗
  • 6篇储层
  • 5篇油藏
  • 5篇特低渗
  • 5篇稠油
  • 4篇低渗透
  • 4篇油田
  • 4篇解堵
  • 3篇动力学
  • 3篇水力
  • 3篇特低渗透
  • 3篇爆燃压裂
  • 3篇测井
  • 3篇测井响应
  • 2篇单相
  • 2篇低渗透储层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应力
  • 2篇诱导应力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3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教育部
  • 1篇延安职业技术...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蒲春生
  • 9篇吴飞鹏
  • 7篇何延龙
  • 5篇景成
  • 4篇刘静
  • 3篇任杨
  • 3篇崔淑霞
  • 3篇董巧玲
  • 3篇饶鹏
  • 2篇李淼
  • 2篇何举涛
  • 2篇林承焰
  • 2篇陈德春
  • 2篇张兵
  • 2篇于浩然
  • 2篇杨红斌
  • 2篇王博
  • 1篇石道涵
  • 1篇佘跃惠
  • 1篇张新春

传媒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油田化学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测井技术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嵌段高分子自乳化体系及其对超稠油的乳化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特超稠油开采难度大,乳化降黏过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核心的自乳化降黏体系。合成的高分子型非离子嵌段聚氨酯表面活性剂DBPS,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71×10^(-6)mol/L。考察了引发剂(Na_2CO_3)加量,不同乳化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对超稠油乳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自乳化体系配方。结果表明,自乳化降黏体系最佳配方为:0.5%Na_2CO_3、0.5%DBPS、0.5%吐温80和0.6%聚乙二醇。自乳化体系与稠油混合后,形成较为分散的水包油型油水乳状液滴,乳化降黏率达98%以上。80℃时,乳状液沉降2.5 h后的脱水率达73%;70℃时,自乳化体系水溶液表面张力为27.02mN/m,自乳化体系水溶液与稠油的界面张力为0.0057 mN/m。
何延龙蒲春生郑伟林任杨董巧玲陈庆栋
关键词:超稠油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裂缝性特低渗油藏井间化学示踪监测分类解释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天然裂缝广泛发育,人工裂缝使其裂缝系统更加复杂多样。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裂缝系统发生动态变化,现有的孔隙型示踪剂解释模型难以有效表征该类水窜裂缝系统。以鄂尔多斯盆地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通过分析水窜、水淹综合特征,将水窜裂缝系统划分为人工裂缝窜通型、差异裂缝交互型和裂缝相对均匀推进型,等效抽象出不同水窜裂缝系统的物理模型,并依据注入水与示踪剂在裂缝条带中运动的基本假设,建立了Ⅰ类单峰型、Ⅱ类多峰型、Ⅲ类宽台型水窜裂缝系统的示踪剂分类解释模型,实现了非均质问题的相对均质化处理。现场实例验证了该分类模型在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示踪剂解释中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水窜、水淹治理方案的准确制定和后期精细挖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景成蒲春生谷潇雨何延龙王博崔淑霞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示踪剂
基于孔隙演化的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评价——以GGY油田长4+5、长6储层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特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储渗特征受成岩作用控制的特点,基于GGY油田长4+5、长6成岩作用特征、孔隙度演化及成岩储集相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分析,将该区特低渗透储层分为Ⅰ类弱胶结强溶蚀的粒间孔-溶孔型、Ⅱ类中胶结中溶蚀的溶孔-粒间孔型、Ⅲ类较高胶结弱溶蚀的剩余粒间孔型、Ⅳ类高胶结弱溶蚀微孔型共四类成岩储集相,并阐明了该四类成岩储集相在岩性、物性、沉积微相、孔隙类型、结构、压汞图像等方面的分类特征。通过不同类别成岩储集相在压实、胶结、溶蚀等主要成岩阶段孔隙度演化模式的差异,建立了该区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评价划分的指标体系。评价出的Ⅰ类、Ⅱ类成岩储集相广泛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及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带,且具有相对较好的孔隙结构和渗流、储集特性,是筛选相对高产高渗储集单元的有利层位和井区。
白远云彦舒郭华
关键词:陕北斜坡特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成岩储集相
长脉冲燃爆压裂复合燃速火药配方优化与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常规燃爆压裂火药类型单一、燃速偏快、难以形成峰值压力与持压时间的优势平衡,致使改造规模有限的问题,深入考察成熟火箭推进剂配方,借助密闭爆发器、燃速仪等实验设备,筛选优化了高、低两级燃速火药配方体系。测试了各自燃烧性能、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高、低燃速火药燃爆加载速率分别为13.38 MPa/ms、2.38 MPa/ms,燃爆时间分别为11.7 ms和51.8 ms,将一定质量两种火药复合串联,利用高燃速火药爆燃轻易制裂地层,随后低燃速火药长时间持续低速燃烧,最大限度增大破裂规模和裂缝长度。经现场应用表明,该复合型火药体系燃爆压裂过程安全可控,能有效改善地层应力状态,降低井底破裂压力,提高单井产量,为燃爆压裂技术在深层、超高压地层的应用提供有利支撑。
任杨吴飞鹏蒲春生何延龙董巧玲黄小梅
关键词:火药配方脉冲压力
温度对不同黏度稠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研究油层温度和原油黏度对稠油油水相渗的促进机制,基于NB35-2稠油油藏一维岩心流动模拟系统,模拟了不同黏度原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水驱渗流特征.结果表明,稠油油水相渗曲线表现出水相渗透率非常低的特点;当含水饱和度大于50%后,油层中形成联通的水流通道,导致水加剧突进;温度升高,油水两相共流区范围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但高于油藏温度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油水相渗曲线变化较小;原油黏度增大削弱了油水的流动性,降低了采收率.对比温度和黏度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认为温度主要是通过改变油水黏度比而影响油水相渗曲线.
张兵蒲春生朱建红于浩然曾祥林
关键词:相渗曲线油层温度原油黏度
低频谐振波作用下单相流体渗流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大功率低频谐振波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的促进作用已初步得到矿场验证;但振动波对于油藏单相渗流的定量化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通过开展谐振波对岩心渗透率影响实验,回归得出低频谐振波条件下渗透率表达式;进而在岩石渗透率与孔隙度关系模型及已有渗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低频谐振波条件下单相流体渗流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程序编制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岩石固有频率时,低频振动使得振源处渗透率增加最大;随着离振源距离的增加,渗透率增值变小并呈指数衰减;但仍可大范围改善地层单相渗透率,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研究成果对大功率人工谐振波技术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支撑推动作用。
刘静刘静蒲春生林承焰
关键词:渗透率渗流模型
低频振动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细管流动微观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揭示低频振动对地层以及流体流动规律的影响,鉴于储层孔隙体系结构的复杂性,采用细管多孔介质模型,针对单一细管中的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将低频波对流体流动产生惯性力引入圆管层流的Naver—Stokes(N—S)方程,建立了低频振动条件下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在细管中流动的微观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采用C—N差分格式,对低频振动条件下单一细管中流体流速以及剪切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低频振动条件下圆管中的流速随管径呈抛物线型分布,随时间以不振动下速度分布为中心轴线呈周期性变化;黏附层处剪切力也是随时间以不振动下的剪切力为中心轴线呈现周期性变化,当剪切力大于黏附层流动的临界剪切力时,黏附层会部分发生流动。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为进一步揭示低频振动对地层渗透性微观动力学增效机制提供了重要认识。
刘静蒲春生蒲春生林承焰
关键词:低频振动
水力脉冲条件下盐酸酸化模型研究
2013年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层堵塞类型和堵塞特征日趋复杂。现有的解堵降压措施的效果逐渐下降,已不能完全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水力脉冲-化学复合增产技术就是将振源产生的脉冲波与化学增产措施复合来进行特殊复杂油气田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增产技术。运用阿列维偏微分方程组描述,得出了水力脉冲条件下流体在地层孔隙的流速方程。结合水力脉冲力学公式和酸化模型,得出了在水力脉冲条件下,盐酸酸化时浓度分布、反应速度以及砂岩矿物浓度的变化模型;并通过C-N差分方程进行求解,为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饶鹏蒲春生刘静刘涛何志英何举涛
关键词:水力脉冲复合解堵酸化模型
鄂尔多斯长7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被引量:38
2014年
从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状况以及体积压裂所需地应力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储层实施体积压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长7储层岩石石英质量分数为40.3%,脆性指数为35%~50%;储层微裂缝发育概率在60%左右,裂缝密度为3条/10m,天然裂缝及水平层理较发育;水平两向主应力差为4—5MPa,均可满足实现体积压裂复杂形态裂缝扩展的条件。体积压裂井试采效果表明,体积压裂后可形成一定程度复杂缝网。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可成为该储层高效开发的重要措施。
石道涵张兵何举涛蒋廷学蒲春生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地应力
基于成岩储集相测井响应特征定量评价致密气藏相对优质储层——以SULG东区致密气藏盒8上段成岩储集相为例被引量:10
2014年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最终决定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其成岩储集相的定量评价及其与优质储层的分布关系在储层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SULG东区致密气藏盒8上段成岩储集相特征研究,阐明了Ⅰ类、Ⅱ类成岩储集相反映出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地质特点,成为筛选相对优质储层的"甜点"。通过岩心鉴定不同类别成岩储集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参数敏感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建立了成岩储集相测井多参数定量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理论集成及相关分析技术,实现了利用测井资料定量综合评价划分致密气藏成岩储集相及其优质储层"甜点"。通过筛选的优质储层确定出了该区盒8上段由北向南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含气有利区叠置连片的规模和范围,有效地反映出了该区致密气藏储层含气有利区的分布规律、延伸方向及非均质性特征,为致密气藏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目标和井区。
景成蒲春生周游任杨孙威张志营
关键词:致密气藏测井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