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8T201)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健马文锋辛世杰李凤贺杨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源性Wnt-5a对小鼠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Wnt-5a对小鼠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和成管效应的影响,了解Wnt-5a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应用EGM-2培养基诱导培养为EPC。在加入外源性Wnt-5a细胞因子的条件下,采用Ki-67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Boyden Chamber Transwell法检测其对EP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Matrigel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其对EPC成管效应的影响。结果实验组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6.7±0.3)%,与对照组(12.5±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对照组每视野迁徙细胞数为(87.7±11.3)个,实验组为(112.4±12.2)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trige1基质胶成管实验亦提示外源性Wnt-5a对EPC的成管效应有促进作用。结论外源性Wnt-5a能够促进小鼠EPC的血管发生,提示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可能在EPC血管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杨栋辛世杰李凤贺李璇王雷李光鑫马文锋张健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小鼠WNT-5A血管发生
- 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培养和表面标志物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并对EPC多种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应用专门培养基EGM-2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细胞增殖情况;在培养7 d后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及流式细胞检测;应用RT-PCR分析0,4,7 d时CD31、CD34、CD45、CD117、CD133、FLK-1、VE-Cad等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72 h后基本完成贴壁,8~9 d时贴壁70%~80%可进行传代,2~3周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细胞培养7 d后DIL-AC-LDL和FITC-UEA-1双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90.16±6.77)%,流式细胞检测PE-Flk-1、APC-CD133、FITC-CD34均阳性概率为(1.73±0.27)%。RT-PCR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CD34、CD117、CD133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CD31、FLK-1、VE-Cad等内皮系标志物的表达逐渐增加。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定向诱导培养可获得较多数量的EPC,以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为主,结合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学对EPC进行鉴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杨栋辛世杰李凤贺王磊汪颖厚李悦李晰马文锋张健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小鼠骨髓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