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840015)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5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劲松李娟许甜甜杨颖余敏江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论非政府组织对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被引量:18
- 2012年
- 政府要退出和转移部分市场管理职能,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政府退出的这部分职能由谁来承接,众说纷纭。非政府组织是社会自治力量的代表,它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由于政府自利性的存在,以及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均衡,加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困难重重。解决途径有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必要空间;积极培育社会资本,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文化支撑;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环境。
- 张劲松许甜甜
- 关键词:有限政府社会资本非政府组织政府职能转移
- 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文关怀——基于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发生在富士康的"跳楼"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人文缺失,企业在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激励机制、群体压力的消极、工会的虚设无能等方面所导致的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人文关怀。
- 张劲松李娟
- 关键词:人文缺失
- 流程再造: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被引量:3
- 2013年
-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政府的使命,高效的组织结构设计是地方政府提供服务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地方服务型政府却出现了组织结构的悖论,即高效组织结构设计下运转的低效率。要改变功能性组织设计的反功能导致的地方政府低效服务的现状,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来实现。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从地方政府各机构之间,地方政府与承包商、非政府组织、公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分析,并整合成一种耗散结构,以克服地方服务型政府服务过程中的官僚制弊端。
- 张劲松朱勃勃
- 关键词:官僚制地方服务型政府
- 论煤炭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职能建设——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对一些省份来说,确立开采资源的方式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既是国家的无奈,也是该地区发展的依赖。煤炭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职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对生态职能的忽视。国家政策倾斜及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是资源型地区生态职能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 张劲松李娟
- 关键词:生态失衡生态补偿
- 论生态危机中农民维权行动的权变取向被引量:3
- 2012年
- 农村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因维权环境的复杂化与农民弱势身份的现实,农民最终在维权行动中会选择权变方式。农民借助对自身状况与维权的社会生态之对比的权衡来权变地采取各种维权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但是,这种维权取向及具体策略存在着忽视公共利益、引发博弈维权、行为合法性困境和维权成果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为此,应该完善农民生态维权的制度化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解决农民权变维权中的弊端。
- 张劲松王军洋
- 关键词:生态危机农民维权
- 论生态治理的政治考量被引量:11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生态危机。当前的生态治理主要采取了科技、道德、增长三种治理取向,而单一从这三个维度去治理生态危机都有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超越性的治理取向,以此克服现代生态治理的失灵。政治考量为主的综合治理应当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生态治理政治考量的本质是反思工业化道路,寻找不同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 张劲松
- 关键词:生态治理政治考量道德取向
- 论区域公共资源管理的政府多元治理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对政府公共资源管理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当前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过多地将政府看做与社会、市场平行的独立整体,较少探讨政府的内部科层结构和利益矛盾所带来的影响。政府多元治理模式试图从现有的管理体制中汲取营养,将区域地方政府看做多个利益主体的结合,由中央政府为其横向合作搭建平台,在保证中央政府权威对地方政府的有效规制而不伤害地方政府自主合作积极性的情况下,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勾勒框架,提供启示。
- 张劲松杨书房
- 关键词:政府
- 传统文化对政府软实力建构的正能量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有关行政治理和建设的思想对于当下政府软实力建构仍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如以民为本、决策传统、为政以德、以和为贵、修己安民等思想,对于政府理念、决策能力、公信力、利益协调能力以及公务员精神等塑造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价值。
- 邹慧君
- 关键词:传统文化
- 生态文明十大制度建设论被引量:17
- 2013年
-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为了十八大的最强音之一,十八大指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将要做好十大制度建设,即:生态文明的评价及奖惩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这十大制度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美丽中国,需要有良好的生态。围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补偿、生态赔偿、生态保护、生态宣传、生态治理和生态危机等,将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关键词。
- 张劲松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价值生态补偿
- 论城郊失地农民社区的治理被引量:14
- 2013年
- 城郊失地农民社区既是城市化下的被动"变身",也是政府主导下的正常"转型",其生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理的特殊性。城郊失地农民社区现行的治理组织体系杂乱、公共参与不足、自治基础薄弱,并由此导致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参与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良善治理机制缺失、公民精神不足、自组织水平低下、社会资本匮乏。基于此,城郊失地农民社区治理的完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重构治理机制,理顺组织体系;培育公民精神,促进公共参与;重塑社会资本,夯实自治基础。
- 张劲松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