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840-1949)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郑红彬黎志刚曹铁铮杨永平宋佩玉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建筑
  • 3篇建筑师
  • 2篇银行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变迁
  • 2篇中土关系
  • 2篇建筑史
  • 1篇滇越铁路
  • 1篇银行史
  • 1篇英国建筑师
  • 1篇营造学社
  • 1篇语义
  • 1篇语源
  • 1篇战后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精英
  • 1篇职业建筑师
  • 1篇秩序
  • 1篇中国建筑
  • 1篇中国营造学社

机构

  • 4篇石家庄铁道大...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红河学院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天津市园林规...
  • 1篇中冶南方城市...

作者

  • 2篇宋佩玉
  • 2篇杨永平
  • 2篇曹铁铮
  • 2篇黎志刚
  • 2篇郑红彬
  • 1篇史红帅
  • 1篇曹铁娃
  • 1篇王一建
  • 1篇许敏
  • 1篇刘寅辉
  • 1篇郑红彬

传媒

  • 2篇近代史研究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国画家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术界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南方建筑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工程研究(跨...
  • 1篇碑林集刊
  • 1篇建筑史
  • 1篇天津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01年陕西大旱灾中的西人赈济活动研究
2010年
1898-1901年间,陕西大旱导致严重饥荒。美国各界民众通过《基督教先驱报》为陕西灾民募集赈款,并由英国浸礼会、中国内地会、瑞华会等新教传教士在西安、三原、临潼、渭南等关中各地开展赈济活动。本文对此次赈济活动的缘起、赈灾机构的组建、《基督教先驱报》记者的灾情调查、赈款的散放方式和过程,以及赈济活动的深远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述,以期推进陕西近代中西交流史和近代西人在陕赈济的研究。
史红帅
关键词:传教士饥荒赈济
北京大栅栏近代中庭建筑研究
元初,在新建大都南侧正中丽正门外,沿低洼河沟形成通向西南方位金中都故城的几条斜街,如今的大栅栏街区雏形在这些斜街的基础上形成。明代,由于人口、工商业的发展,大栅栏地区逐渐成为了北京最活跃的商业中心。此后,为全国各地科举士...
秦子葳
关键词:建筑
文献传递
“中华国际工程协会”的活动及影响(1901-1941)被引量:4
2017年
上海"中华国际工程协会"成立于1901年初,历经上海工程师和建筑师协会(1901-1912)、上海工程协会(1912-1913)、中华国际工程协会(1913-1941)三个阶段,结束于1941年底,历时四十余年。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由外国人成立的建筑师、工程师团体,"中华国际工程协会"以普遍推动工程(建筑)及其所有分支的科学和实践为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主要活动有"集会以促交流、出版以输学术、参观以广见闻、藏书以备参考,专研以解疑难、联合以谋发展、奖励以劝研学"。该协会为将国外先进工程技术引入中国做出了一定贡献,促进了中国工程技术的近代化历程。
郑红彬刘寅辉
伊东忠太对中国古代陵墓装饰的考察与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伊东忠太是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他曾先后11次来华考察,系统研究过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本文从伊东忠太对中国古代陵墓装饰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伊东忠太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曹铁铮曹铁娃
关键词:建筑史古代陵墓装饰
近代中国人土耳其观的再认识被引量:7
2018年
同为"病夫"的相似命运,是近代国人关注和理解中土两国关系的重要着眼点,也是迄今学界把握两国历史关系的主要视角。但囿于这单一视角,学界对近代中土关系及当时国人对此种关系的认知,也存在蔽障。国人关注土耳其的首次高潮,并非发生在学界通常认为的甲午战后,而是20年前的俄土战争期间;也并非缘于国人感知的所谓"民族命运相似",而与防范俄国侵略、土耳其卷入中国边疆民族事务,以及洋务事业之积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以俄土之战为契机,国人还不断拓展视野,逐渐将土耳其的国事民情与中国的内政外交局势联系起来予以动态观察。至清末民初时,国人已越来越意识到两国在国家安全、国际商贸、民族宗教等众多事务上均利害攸关,从而尝试着重新去定位和构筑双边关系。与此同时,有识之士还开始对两国"民族命运相似"论做出反思,逐步确立起"中国本位"的自觉立场,并最终奠定了日后处理中土关系的历史认知基础。
陈鹏
关键词:中土关系
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洲属观
2018年
随着西方"五大洲"学说的广泛传播,地跨欧亚的土耳其成为中国知识人想象亚欧与定位自我的灵活资源。晚清国人不仅从地理常识、地缘政治、西化改革角度判定土耳其为欧洲国家,也在洲际意识日益强化的时代背景下,将同处弱势地位、政教风俗相似的土耳其纳入亚洲舞台。一战之后,在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新土耳其革命和改革取得成功、中国反帝运动蓬勃发展、中日关系渐趋紧张等因素综合促动下,国内各政治势力和知识界偏向于将"亦欧亦亚"的土耳其明确归入亚洲,并赋予其复兴亚洲、抗衡西方的领袖国身份。此种建构与想象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观察视角的差别,以及与实际情况的背离,不时呈现某些逻辑困境和现实矛盾,反衬出"欧洲说"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陈鹏
关键词:知识精英反帝
文献学视角下中国古代皇陵的调查与研究——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例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学术刊物,刊载了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多篇关于中国古代皇陵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南宋皇陵、明长陵和易县清西陵等相关文献的分析,证实营造学社社员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相结合,改变了过去国内史界...
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文献传递
从利用到清理:建国初上海外资银行政策的嬗变
2015年
上海解放后,作为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集中体现,外资银行停闭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影响,其过程较为复杂,从中国政府的策略而言,有一个从利用到清理的转变。其中清理的方式前后亦并不一致,初期外资银行多因自身经营问题自行歇业,朝鲜战争期间,军管等行政命令式的改造方式在美资银行中使用。1952年之后歇业的外资银行,则多采取对价转让的清理方式,既照顾了对外关系,也促进了大一统经济模式的形成。
宋佩玉
关键词:外资银行建国初期
晚清上海外籍职业建筑师群体略论(1843-1911)被引量:2
2017年
自开埠以来,外籍职业建筑师开始进入上海;逐渐形成新的职业群体。晚清在上海活动的外籍职业建筑师来自英、法、德、日、西班牙、美、挪威、澳大利亚8个国家,总数不少于109位,分属于48个建筑事务所。文章首先对其群体的发展概况进行探究,之后分析其群体特征和经营特点,最后对其活动及影响进行总结。晚清在沪外籍职业建筑师的活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参与专业实践,营造大量洋风建筑;参与建筑法规的制定,规范建筑市场;成立专业学会,推动建筑师职业发展;接受晚清中央及地方政府聘请,助力晚清改革;引入西方建筑技术及制度,促进中国建筑业的近代化转型。
郑红彬张波
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秩序——以民国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2011年
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金融体系发生结构性变迁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云南民间借贷的发展对乡村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民国政府针对民间借贷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与干预,但最终无法取代其在乡村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说明民间借贷对乡村社会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培养和引导乡村内生性经济力量,也必然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社会秩序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
黎志刚
关键词:民间借贷乡村社会民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