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GG05073)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涤尘张永睿连芩李祥徐尚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内置
  • 1篇牵引成骨
  • 1篇缺损
  • 1篇颌骨
  • 1篇颌骨缺损
  • 1篇微细结构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缺损
  • 1篇纤维增强
  • 1篇纤维增强复合...
  • 1篇骨缺损
  • 1篇复合材料
  • 1篇成骨
  • 1篇复合材
  • 1篇内置式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李涤尘
  • 1篇陈本兰
  • 1篇卢秉恒
  • 1篇许宋峰
  • 1篇徐尚龙
  • 1篇李祥
  • 1篇连芩
  • 1篇张永睿
  • 1篇四库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微细结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提出一种采用基于快速成形的立体编织技术来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仿生人工骨的方法,制造的三种仿生人工骨内部的纤维分别被铺设成螺旋、正交和同心结构,其中正交结构和同心结构人工骨的内部纤维可以被精确地安置在设计位置上.根据犬桡骨缺损修复实验过程中的X光片、组织切片和成分对比等内容,研究了人工骨内部不同的纤维结构对促进成骨和人工骨降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骨修复初期三种仿生人工骨都能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旋结构人工骨的降解量最小,同心结构人工骨的成骨量最高,说明由壳聚糖、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磷酸钙盐等制成的纤维增强型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其中同心结构人工骨具有最佳的成骨作用,其内部纤维结构相对最优.
连芩李涤尘张永睿许宋峰李祥徐尚龙
关键词:微细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内置式弧形牵引器的研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制一种能在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中形成弧形骨的牵引器。方法手术造成山羊一侧下颌骨35mm的节段性缺失,采用全层骨切开术制备转移盘,安置自行设计的内置式弧形牵引器。延迟期7天,牵引速度为每天1mm,牵引频率为每天1次。固定期进行X线观察,至2月时处死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初步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固定期2周时X光片可见带有弧度的新骨生成。结论该牵引器在下颌骨重建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待改进。
陈本兰李涤尘四库卢秉恒周丽斌
关键词:牵引成骨下颌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