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52761582)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孟昭影张玉平高顺强刘艳凯杜舒婷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过敏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皮肤过敏反应
  • 2篇皮炎
  • 2篇淋巴
  • 2篇过敏反应
  • 2篇发病
  • 2篇被动皮肤过敏
  • 2篇被动皮肤过敏...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银杏达莫
  • 1篇银杏达莫注射...
  • 1篇肾炎

机构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孟昭影
  • 3篇张玉平
  • 3篇刘艳凯
  • 3篇高顺强
  • 2篇杜舒婷
  • 1篇赵自刚
  • 1篇连晶晶
  • 1篇杜会博
  • 1篇边永玲
  • 1篇吴远慧
  • 1篇尚金星
  • 1篇梁海峰
  • 1篇周向昭
  • 1篇冯冬梅
  • 1篇温杰

传媒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学被引量:11
2008年
尚金星张玉平孟昭影赵自刚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发病学
过敏性紫癜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SP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其中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95.74%(45/47),较对照组的76.09%(35/46)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VEGF、ET-1均与FIB、D-D、PLT呈正相关,而与PT、APPT、TT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HS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且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温杰冯冬梅何勤周向昭吴远慧连晶晶孟昭影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银杏达莫注射液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紫癜性肾炎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OVA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动物分别于OVA攻击前10min及攻击后10min、20min、30min时测量肠系膜淋巴管口径,计算肠系膜淋巴管收缩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LDIndex。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在OVA攻击前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OVA攻击后30min,肠系膜淋巴管口径扩张、收缩频率增强、收缩性指数增加。结论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孟昭影张玉平杜舒婷高顺强刘艳凯
关键词:淋巴微循环淋巴管收缩性
特应性皮炎中相关危险因子作用的研究进展
2008年
近年来,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探讨已成为研究热点,多种危险因子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本文对相关危险因子的作用进行总结、归纳,为从不同侧面探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孟昭影刘艳凯高顺强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
构建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模型并检测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2/2007-03在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8只,其中6只用于抗血清制备,20只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32只用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用于蓝色反应斑测定和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的大鼠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方法:用卵清蛋白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PCA1,PCA2,PCA3组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皮内注射5%,10%,20%抗血清,48h后再用10%卵清蛋白攻击致敏,复制PCA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主要观察指标:①蓝色反应斑测定判断模型是否成功。②肠淋巴管插管后引流卵清蛋白攻击前10min至攻击后30min不同时间段的淋巴液,计算淋巴流出量、细胞总数计数、单核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输出量。结果:PCA1,PCA2,PCA3组蓝色反应斑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清蛋白攻击10min以后,PCA1,PCA2,PCA3组的肠淋巴流量、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攻击前水平(P<0.05)。结论:①成功复制了大鼠PCA模型,此模型可反映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时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②PCA发生后,淋巴回流动力及淋巴转运功能明显增强,可能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损区淋巴细胞浸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孟昭影边永玲梁海峰杜舒婷张玉平杜会博高顺强刘艳凯
关键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淋巴淋巴细胞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