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2071) 作品数:11 被引量:114 H指数:8 相关作者: 干福熹 李青会 承焕生 张斌 李飞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复旦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历史地理 核科学技术 天文地球 更多>>
关于中国古玻璃研究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3 2004年 概要介绍玻璃的本质、古玻璃的名称,分析了当前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状况和若干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指出了中国南方古玻璃的特点及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进行玻璃技术交流的情况,同时对中国南方古玻璃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干福熹广西合浦地区出土汉代古玻璃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 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改进的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广西合浦地区出土的一批汉代古玻璃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汉时期,合浦地区的古代玻璃存在K2O-SiO2、PbO-BaO-SiO2、PbO-SiO2、Na2O-K2O-PbO-SiO2、(Na2O)K2O-CaO-SiO2等多种类型,但绝大多数为K2O-SiO2玻璃。表面风化可引起K2O-SiO2玻璃表面K2O等助熔剂的流失和富硅层的形成。综合化学成分以及器型特征,认为我国汉代K2O-SiO2玻璃制造技术可能受到同时期PbO-BaO-siO2玻璃制造技术和外来技术的双重影响。 赵虹霞 李青会 干福熹 承焕生关键词:古玻璃 化学成分 中国出土的一批战国古玻璃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24 2006年 对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 AES)等方法,对新疆、湖北、河南和重庆等地区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玻璃珠(包含镶嵌玻璃珠)、玻璃璧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同时存在PbO BaOSiO2、K2O SiO2、Na2O CaO SiO2三种硅酸盐玻璃,分布的地域范围从中国的新疆东部一直到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南方的四川、贵州等地区。中国古代的PbO BaO SiO2和K2O SiO2玻璃在技术发展上应该具有密切联系。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些玻璃的产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李青会 黄教珍 李飞 干福熹关键词:PIXE 战国 化学成分 中国古代釉砂和玻砂 被引量:17 2006年 釉砂和玻砂是古玻璃的前身,和古玻璃相比有着不同的成分组成和化学结构。考古资料显示中国釉砂和玻砂的持续时间自西周初期至东汉时期。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几个出土于中国内蒙古、甘肃、河南的釉砂和玻砂管珠的化学成分。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定样品的显微形貌。结合已经报道的釉砂和玻砂的化学成分,探讨了釉砂、玻砂的现代科技鉴定方法以及对古玻璃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讨论了中国釉砂与古埃及釉砂的成分差异,论证了中国古代釉砂的自主生产特征。 伏修锋 干福熹关键词:古玻璃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在中国古玻璃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03年 化学成分分析是中国古玻璃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为研究中国古玻璃的起源和技术发展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必要发展新的测试方法。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概要介绍了PIXE分析的原理、特点,相关的设备和分析过程,列举了外束PIXE技术应用于中国战国、西汉古玻璃样品分析的一些实例。PIXE分析技术在古玻璃样品特别是整形器皿的成分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青会 张斌 承焕生 干福熹关键词:古玻璃 新疆拜城和塔城出土的早期玻璃珠的研究 被引量:23 2003年 新疆拜城和塔城出土的一批玻璃珠 ( 110 0B .C .~ 5 0 0B .C .左右 )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期玻璃 ,墓葬位置分别在天山的南北两麓 ,年代在西周到春秋时期。采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这批玻璃珠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这批玻璃珠的成分可分为Na2 OCaOSiO2 和Na2 OCaOPbOSiO2 两个体系。初步认为这批玻璃珠是借鉴了中西亚地区的玻璃制造技术 ,采用当地的原料制备的 ;游牧民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干福熹 李青会 顾冬红 张平 承焕生 张斌 马波关键词:化学成分 一批中国古代镶嵌玻璃珠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 被引量:24 2005年 结合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nergy dispersive X-ray emission,EDXRF)分析技术,对中国新疆、湖北、四川、广东出土的古代镶嵌玻璃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出土的西周-春秋时期镶嵌玻璃珠为CaO-MgO-SiO2玻璃,战国时期中国境内的PbO-BaO-SiO2和Na2O-CaO-SiO2镶嵌玻璃珠是同时存在的。本文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并提出了部分今后的工作建议。 李青会 周虹志 黄教珍 干福熹 张平关键词:化学成分分析 一批中国古玻璃化学成分的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被引量:15 2005年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rotoninducedX rayemission,PIXE)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采用外束PIXE技术对内蒙古地区和博山出土的一批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玻璃中,西周时期的玻璃珠是含有少量K2O和CaO助熔剂的釉砂,其主要成分为SiO2;汉代的玻璃珠属于PbOSiO2玻璃;多数元代的玻璃制品和部分北魏时期的玻璃珠属于K2OCaOSiO2玻璃。博山出土的元末明初的玻璃基本为K2OCaOSiO2系玻璃,并采用了Cu,Fe等微量元素作为着色剂。结合实验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飞 李青会 干福熹 张斌 承焕生关键词:古玻璃 化学成分分析 着色剂 四川地区出土古玻璃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质子激发X荧光(PIXE)技术是一种对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非破坏性分析的有效方法。采用PIXE技术对四川地区出土的战国(770—476B.C.)和六朝(220—589A.D.)时期古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战国时期的玻璃璧和蜻蜓眼玻璃珠均属于PbO-BaO-SiO2玻璃,从成分和外型特征看,这些样品都为中国自制;而六朝时期的耳珰、玻璃珠的化学成分呈现多样性,有K2O-CaO-SiO2玻璃、K2O-SiO2玻璃等。结合实验和文献结果,对中国古玻璃技术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飞 李青会 干福熹 张斌 承焕生 申世放关键词:古玻璃 化学成分分析 不同产地绿松石无损检测及岩相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2007年 概述了绿松石的使用历史和产地来源。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PIXE)、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来自伊朗、湖北郧县和西藏等地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方面探讨绿松石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绿松石的成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别,但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绿松石的颜色主要由其中CuO和Fe_2O_3的含量比值变化决定,比值由大至小,实现了绿松石颜色由天蓝色到绿色的转变。 赵虹霞 伏修锋 干福熹 马波 顾冬红关键词:绿松石 无损检测 矿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