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9010301021)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尹必文王安文吴文革梁华金更多>>
相关机构:巢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巢湖市农业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1篇低产田
  • 1篇性状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栽培
  • 1篇中低产田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管理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经济性状
  • 1篇高产
  • 1篇高产途径
  • 1篇高产栽培
  • 1篇产量及其构成

机构

  • 2篇巢湖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巢湖市农业委...

作者

  • 2篇尹必文
  • 1篇吴文革
  • 1篇梁华金
  • 1篇王安文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新两优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精确定量灌溉、无水层灌溉、常规灌溉、旱作对杂交水稻分蘖动态、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多或过深的水分会抑制分蘖,湿润或无水会促进分蘖,过度干旱会加速后期分蘖消减;不同水分管理对生育进程和全生育期影响不大;无水层灌溉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产量最高,旱作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低,产量最低,不同水分管理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在水稻生产上以干湿交替的无水层湿润灌溉取代长期上满田水的传统灌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尹必文吴文革魏安季唐淑菊汪继发王安文
关键词:杂交稻水分管理经济性状
安徽省水稻中低产田高产途径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地力水平较低情况下的水稻高产技术途径。[方法]通过不同栽培途径塑造中籼稻不同群体结构,比较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的异同。[结果]新两优6号在中低产田区,可以增加密度而适当降低每穴栽插的棵数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丰两优4号不适宜多本栽插,以单本单本低密度产量最高。[结论]中低产田区可以采取高密低本的栽插路线以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尹必文吕孝林梁华金孙筱楠
关键词:高产栽培统计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