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 作品数:4 被引量:146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李纯厚 冯春雷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厦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利用1988年1月、7月和2004年3月、5月、9月、12月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7个航次63个站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通过 Brey 经验公式对2个时段的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和 P/B 值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李纯厚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文献传递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被引量:19 2008年 利用2004年3月、5月、9月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样数据,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目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低于历史水平。2004年大亚湾海域内共出现79种(类)大型底栖动物,全海域均匀度(J)、丰富度(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值分别为1.17、0.74和2.06。各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较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样性水平以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大亚湾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影响,湿季多样性水平高于干季。湾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因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内小鳞帘蛤Veremolpa micra和粗帝汶蛤Timocleascabra极强的优势地位,导致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多样性水平较低。水温升高而引发的小鳞帘蛤和粗帝汶蛤丰度的变化,造成了湾顶和湾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的季节变化。 杜飞雁 王雪辉 李纯厚 张汉华 贾晓平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2008年 利用1988年1月、7月和2004年3月、5月、9月、12月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7个航次63个站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通过Brey经验公式对两个时段的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和P/B值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生产力为10.22 gAFDM.m-2,平均P/B值为0.85.a-1,在我国各海域中处于中上水平.两个指标的数值均高于1988年的7.25 g AFDM.m-2.a-1和0.76.a-1,印证了大亚湾高输出系统是依赖快速周转来维持系统的高生产力的结论;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4个主要类群的生产力和P/B值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湾内生产力的平面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力和P/B值的区域差异与人类活动影响密切相关,生产力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内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杜飞雁 王雪辉 李纯厚 贾晓平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生产力 P/B值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被引量:91 2007年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生产格局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应引起我国渔业生产管理部门的重视。 黄洪亮 陈雪忠 冯春雷关键词:南极磷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背角无齿蚌体内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13 2007年 研究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LC-ESI MS)测定蚌类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方法。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样品经正丁醇、甲醇及水混合溶剂提取,反相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正离子检测模式的LC-ESI MS方法进行分析测定。以乙腈-水-甲酸(体积比38∶62∶0.1)为流动相,经Symmetry C18色谱柱(2.1×150 mm,3.0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m/z520.3(MC-RR)、1046.1(MC-YR)、996.9(MC-LR)及1156.4(胰岛素,内标)分子离子峰进行定量分析。线性定量范围0.02~20μg/g,蚌干粉检出限为0.01μg/g。此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和监测环境污染的分析方法。 虞锐鹏 陶冠军 贡小清 秦方 杨健 边学森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背角无齿蚌 固相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