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70)
- 作品数:262 被引量:2,531H指数:24
- 相关作者:张康之石国亮向玉琼刘祖云张乾友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思考制度重建问题被引量:2
- 2013年
- 制度的演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演进;另一种是自觉变革。人类农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制度演进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自然演进的道路。在工业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制度演进表现出了复杂的情况,既有着自觉建构也存在着自然演进。整体上看,工业社会的制度即使在初始阶段是自觉建构的,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陷入路径依赖,依然具有自然演进的特征。现在,人类正步入后工业化的时代,自觉的制度变革将会提上日程,我们需要更多地以创造性思维去对待制度变革的问题。后工业化进程意味着一个合作社会的生成,这个社会将会拥有一种合作制度,将实现对工业社会的基本制度的扬弃和超越。合作制度建构的出发点应当是人的共生共在。
- 张康之
- 关键词:后工业化法律制度
- 政策终结系统动力及建模——基于耗散结构论的解释
- 2016年
- 政策终结系统的动力形成与耗散结构论有着较强的契合性,其作为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内部要素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通过突变过程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伴随要素间的随机性涨落走向有序状态而形成耗散结构。在耗散结构论的基础上梳理政策终结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其动力实现过程并将该过程模型化。根据模型进一步发现,促进"隐性冲突"向"显性冲突"的转化、缩小并弱化正反终结联盟的利益冲突范围与强度、强化联盟成员以终结为导向的学习、合理利用社会舆论与政策评价的作用能够为政策终结系统的动力输出提供持续性的保障。
- 曲纵翔
- 关键词:政策终结
- 社会治理职业化中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精英化被引量:1
- 2013年
- 职业活动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政治生活中职业政治家的出现其实是现代化的一项成果,改变了农业社会等级身份制条件下的那种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的状况,更不是世袭嬗递的。因而,在现代民主政治的代议结构中产生的政治家并不是一个身份群体,而是一个职业群体。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在政治活动职业化的基础上生成了社会治理活动的职业化。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职业化有一个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在扩大为整个社会治理活动的职业化过程中又受到了官僚制的格式化,从而把包括政治家在内的所有社会治理者都纳入到了严密的职业体系之中。在官僚制对专业知识和标准化技术的追求中再度塑造出了一个职业等级体系,即建构起了由技术专家构成的等级体系。虽然政策问题建构权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政治权力,而在实际上,政策问题建构主体则是一群技术精英,并在官僚制这一"分工—协作"体系中按照自身的职业活动逻辑开展行动。这样一来,政策问题建构权在理性化的同时也脱离了人民,甚至经常性地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 张康之向玉琼
- 关键词:政治活动职业化
- 论政策终结中的政策评价标准被引量:2
- 2015年
- 政策终结意味着新旧政策的更替,是政策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议程是在全面、客观的政策评价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结果是政策终结支持者行动的重要依据。评价可依据价值和行为两类标准,前者可分为公平性与回应性,后者则分为政策的效果、效率以及效应三个维度。由于评价者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以及政策效应的复杂性,故需要注重实证评价与规范评价相统一。
- 曲纵翔
- 关键词:政策终结
- 后工业化时代生态治理的理念、方式与组织被引量:2
- 2014年
- 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治理变革是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这场社会转型的体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治理变革的一个基本框架是从官僚制治理理念向生态治理理念的转变。如果说在官僚制治理中,它所强调的是确定、预测、控制和竞争这样的机械化理念的话,那么在后工业时代,生态治理在其理念上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自组织能力以及复杂系统的进化。这一日益兴起的治理理念产生了诸多有益的见解,并且能够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建构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从其组织方式来看,生态治理是一项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的社会治理方式。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社会的治理方式从官僚制治理向生态治理的转变,已经超出了量变的过程,而成了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重新定位,其结果则是现有制度安排的根本性变革。
- 曹永森
- 关键词:生态治理行政改革后工业社会
- 《谣言》的现实回应及其对策建议——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自微博客等网络技术新应用诞生以来,每天裂变式滋生的网络谣言就一直困恼着人们。美国著名学者桑斯坦曾通过《谣言》一书向我们描述了微博时代谣言传播与治理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北京市谣言传播与治理的现实中得到了回应,这其中既有对规律的验证与诠释、也有对规律的补充与完善。在现实与理论的反复磨合中,提出一些治理网络谣言的对策与建议。
- 熊炎
- 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1
- 2013年
- 2003年以来施行的问责制,推动了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建构,政府责任理念得到普及,政府责任的话语日益成为公共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行政问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制度和理念三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既互为依赖、相互建构和相互影响,也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和紧张关系,由此形成的张力损害了行政问责的公信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维系和强化行政问责的动力,建立统一而有效的行政问责制度,引导政府责任理念发挥建设性作用。
- 韩志明
- 关键词:行政问责
- 从“多元主义”向“政策网络”的转变——考察政策问题建构视角演变的路径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益集团在政策问题建构中的地位取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格局,虽然多元主义、法团主义以及政策网络等概念所提供的是理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视角,但在每一个视角中都可以看到利益集团的身影。20世纪中期蓬勃发展的多元主义思潮有意识地弱化了国家在政策问题建构中的功能,强调利益集团的重要作用,认为利益集团在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拥有平等的机会。然而,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法团主义则从根本上推翻了多元主义的假设,重新要求将政策问题建构权从利益集团所代表的社会组织转向国家。不过,无论是多元主义还是法团主义,在政策问题建构方面,所争论的都只是以国家为中心还是以社会为中心,并没有否定单一中心的政策问题建构模式。到了20世纪后期,政策网络概念的提出,则表达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主张,从而将利益集团重塑为政策问题建构多元主体中的一支行动者力量。
- 张康之向玉琼
- 关键词:利益集团多元主义法团主义政策网络
- 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政策建议被引量:9
- 2015年
- 近年来青年社会组织逐渐从社会结构的边缘位置走向中心,成为共青团主导的青年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一员。在实践中,共青团在扶持和培育青年社会组织方面仍存在合法身份、角色定位、不确定性、工作能力等问题。共青团必须遵循社会组织的逻辑,加强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为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赢得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 石国亮王玲雪
- 关键词:共青团政策环境
- 谣言研究新方法:活跃度内容预测因子探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收集了2011-2012年北京地区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对现实谣言的内容特征与活跃度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总体样本还是各类人群,无论是辟谣前还是辟谣后得知谣言,内容特征总能成为谣言知晓率的显著预测因子。不同于以往个体归因研究方法,本文首次使用谣言内容归因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不仅获得了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谣言活跃度预测模型,而且还发现了四种谣言类型及其活跃水平。
- 熊炎
- 关键词: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