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KJB510028)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徐荣青倪晓武陆建崔一平赵瑞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激光
  • 1篇对数正态分布
  • 1篇有机玻璃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像
  • 1篇指纹图像分割
  • 1篇通信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割
  • 1篇湍流效应
  • 1篇最大类间方差
  • 1篇类间方差
  • 1篇激光通信
  • 1篇激光物理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光通信
  • 1篇光纤
  • 1篇光纤传感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徐荣青
  • 1篇赵瑞
  • 1篇崔一平
  • 1篇陆建
  • 1篇倪晓武
  • 1篇张正言

传媒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激光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激光通信大气闪烁引起的噪声仿真被引量:8
2007年
激光束通过有湍流的大气传输时,其强度、相位和方向都会受到扰动而出现相应的随机变化。对于强度直检(ID/DD)系统主要干扰是强度的干扰,本文分析激光通信中大气闪烁引起的探测噪声的概率分布,并对其进行仿真。
赵云鹏徐荣青
关键词:激光通信大气湍流效应大气闪烁对数正态分布计算机仿真
指纹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方差法和方向图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即采用最大类间方差与图像分块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分割指纹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对高对比度的指纹图像还是对低对比度的指纹图像均有良好的分割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本文的方法不仅具有无需根据经验来选择阈值的优点,而且该方法在运算速度上比传统方法更快,更适合于实时处理。
张正言徐荣青
关键词:指纹图像最大类间方差
有机玻璃中冲击波衰减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研究等离子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特性,提出了卸载波追赶效应的分析模型。采用自行研制的光偏转测试系统对该冲击波进行了多点测量。得到了强激光诱导的等离子体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传输速度及压力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模型和实验测试结果能很好地吻合,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传输时具有明显的衰减规律,该衰减耗散特性主要源于卸载波的追赶效应。该结论对研究冲击波在介质中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荣青崔一平赵瑞陆建倪晓武
关键词:激光物理光纤传感器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