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9804)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7
相关作者:孙军肖天张武昌于莹丰美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浮游
  • 10篇毛虫
  • 9篇植物
  • 9篇纤毛
  • 9篇纤毛虫
  • 9篇浮游植物
  • 7篇群落
  • 5篇群落结构
  • 5篇浮游纤毛虫
  • 4篇砂壳纤毛虫
  • 4篇丰度
  • 4篇春季
  • 3篇低氧区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生物量
  • 3篇秋季
  • 3篇物量
  • 3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优势种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天津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黄海水产研究...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市水产研...
  • 1篇天津渤海水产...

作者

  • 11篇孙军
  • 10篇张武昌
  • 10篇肖天
  • 7篇于莹
  • 6篇丰美萍
  • 3篇李海波
  • 3篇张翠霞
  • 2篇林施泉
  • 2篇栾青杉
  • 2篇熊源
  • 2篇黄凌风
  • 2篇吴强
  • 2篇陆家昌
  • 2篇陈雪
  • 2篇郭术津
  • 2篇吴林南
  • 1篇翟惟东
  • 1篇宋书群
  • 1篇张瑞峰
  • 1篇田伟

传媒

  • 5篇海洋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异养鞭毛虫摄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微型异养鞭毛虫(HNF)是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的重要摄食者,通过摄食作用对后者的种类(或类群)组成、粒径分布、数量结构和营养价值等属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这与HNF的摄食选择性有直接关系。对HNF摄食选择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HNF在海洋微食物环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就国际上已开展的HNF摄食选择性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了影响HNF选择性摄食的关键因素,如食物大小、游动性、营养价值及食物细胞表面的生化结构特征等,并重点介绍了HNF摄食选择性形成的主要机制以及HNF的选择性摄食在调节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作用。
黄凌风林施泉熊源陆家昌吴林南
关键词:异养细菌
海洋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浮游纤毛虫是连接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的重要中介。有些浮游纤毛虫在生活周期中会形成包囊,条件适宜时包囊会萌发,这对纤毛虫种群动态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对于浮游纤毛虫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营养期细胞,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尚少,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浮游纤毛虫包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包囊的形态、沉积物中包囊的丰度、包囊形成的环境因素、包囊萌发过程及环境因素对包囊萌发的影响等方面,希望对国内开展浮游纤毛虫包囊的研究有所裨益。
于莹张武昌丰美萍肖天
关键词:浮游纤毛虫包囊生态学
东海低氧区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2011年5月航次(春季)、8月航次(夏季)和11月航次(秋季)在东海低氧区共6个站位进行的昼夜连续观测所获浮游植物水样,用Uterm?hl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春季共检出浮游植物99种,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夏季检出93种,优势种为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auderi)、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具槽帕拉藻;秋季检出78种,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骨条藻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春季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秋季;春、夏季细胞丰度随水深增加逐渐降低,秋季细胞丰度分布较均匀;春、夏季上层水体浮游植物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下层水体相对平缓;秋季D3站位表层和J1站位底层细胞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其余水层细胞丰度昼夜波动不明显.春季D2站位20,m水层及夏季O11站位各水层优势种组成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其余各水层浮游植物群集相对稳定.调查站位各水层间浮游植物群集结构差异明显.
赵其彪魏皓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低氧区
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群落季节变化被引量:8
2014年
为揭示莱州湾砂壳纤毛虫群落季节变化规律,在莱州湾设置8个站位,于2011年5–11月及2012年3–4月进行了9个航次的调查,用浅海III型浮游生物网由底至表垂直拖网采集砂壳纤毛虫。结果表明,莱州湾3–11月砂壳纤毛虫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范围为5–19,周年变化呈现一峰两谷的趋势。丰度的范围为0–318 ind./L,丰度较大(>50ind./L)的种类有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和清兰拟铃虫(Tintinnopsis chinglanensis)。各月平均丰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63 ind./L),次峰值出现在5月(48 ind./L),最小值出现在3月(2 ind./L)。黏着壳种类在3–11月均有出现,透明壳种类仅在温度较高(>15°C)的6–9月出现。各月的优势种数目为1种(5月)到8种(8月),其中运动类铃虫在所有月中都是优势种,对砂壳纤毛虫丰度周年的变化规律产生较大影响。使用各月所有种类的平均丰度对各月砂壳纤毛虫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两个群落(相似度30%):群落I(7–9月)和群落II(3–6月、10–11月),说明砂壳纤毛虫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变化。砂壳纤毛虫的物种丰富度、丰度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陈雪张武昌吴强栾青杉肖天
关键词:砂壳纤毛虫群落周年变化
春季和秋季东海陆架区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1
2013年
于2011年春季(5月)和秋季(11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调查.春季和秋季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分别为(614±861)和(934±809)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3.91)和(0.93±0.99)μgC·L-1.表层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区春季主要分布在近岸及远岸海区,秋季主要分布在远岸海区.春季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在水体上层较高;秋季纤毛虫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有时在水体底层也会出现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春季无壳纤毛虫群落的粒级较大,秋季较小.砂壳纤毛虫占纤毛虫丰度的平均比例春季和秋季分别为(26.9±34.3)%和(44.9±25.2)%.两个季节共鉴定出砂壳纤毛虫27属52种,春季丰度较大的种为原始筒壳虫、橄榄领细壳虫及筒状拟铃虫,秋季丰度较大的种为原始筒壳虫、小领细壳虫及矮小拟铃虫.纤毛虫丰度与温度、叶绿素a(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砂壳纤毛虫丰度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群落结构变化与温度显著相关.
于莹张武昌周锋刘诚刚丰美萍李海波赵苑肖天
关键词:浮游纤毛虫丰度生物量
2015年春季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2015年春季,在桑沟湾海域(122.48°E^122.64°E,37.04°N^37.14°N)21个站位进行了水文、生物和化学的综合调查,应用Uterm?hl方法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物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等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36属70种,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也有少数的蓝藻和金藻出现,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硅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甲藻主要优势种为双刺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bipes)。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3×103~417.4×103个/L,平均值为130.76×103个/L。相比历史资料,桑沟湾浮游植物物种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硅藻分布所决定,呈现中部较低,逐渐向西部与东部增加的趋势;其垂直分布呈现随水深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86~2.305,平均值为1.25;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区间范围为0.172~0.849,平均值为0.462。由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高值区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低值区相对应,从而说明优势种的出现会降低浮游植物的多样性。
钱罡魏玉秋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
黄、东海春季和秋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被引量:2
2011年
2000年秋季(10月21日-11月7日)和2001年春季(4月30日-5月15日)用稀释培养法在黄海和东海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结果表明:(1)秋季表层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 a)的内禀生长率为0.40~0.59 d?1,微型浮游动物对Chl a的摄食率为0.21~0.63 d?1,对Chl a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19%~47%d?1,对Chl a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59%~108%d?1。深层Chl a的内禀生长率为0.25~0.65 d?1,微型浮游动物对Chl a的摄食率为0.29~0.53 d?1,对浮游植物Chl a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25%~41%d?1,对Chl a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86%~114%d?1。(2)春季表层Chl a的内禀生长率为0.01~0.81 d?1,微型浮游动物对Chl a的摄食率为0.13~0.54 d?1,对Chl a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12%~42%d?1,对Chl a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21%~3920%d?1。深层Chl a的内禀生长率为0.55~0.60 d?1,微型浮游动物对Chl a的摄食率为0.57%~0.63 d?1,对Chl a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44%~47%d?1,对Chl a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103%~104%d?1。
张武昌张翠霞王荣肖天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
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名录被引量:2
2011年
砂壳纤毛虫隶属于纤毛门、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本文总结了自Kofoid和Campbell(1929)以来的分类学资料,参照Lynn(2008)的分类系统,整理成世界砂壳纤毛虫新名录。厘清砂壳纤毛虫共有15科69属954种,其中海洋种为15科69属925种,淡水种为3科5属29种。在所有属中,以拟铃虫属(Tintinnopsis)包含物种最多,为137种,其中海洋种为118种。我国水体共记录有13科36属164种,海洋种13科36属144种,淡水种2科3属20种。除杯形铃壳虫(Codonella cratera)、湖泊领细壳虫(Stenosemella lacustris)、蜉蝣筒壳虫(Tintinnidium ephemeridum)、蝌蚪筒壳虫(Tintinnidium ranunculi)、半缘筒壳虫(Tintinnidium semiciliatum)、纺锤拟铃虫(Tintinnopsis fusiformis)、伊利诺拟铃虫(Tintinnopsis illinoisensis)、卵圆拟铃虫(Tintinnopsis ovalis)、圆柱拟铃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这9个种外,其他淡水种在我国都有记录。该名录中,除了已有中文名的159种外,其余的种我们给出了中文译名,并将部分译为似铃虫属(Tintinnopsis)的中文名统一为拟铃虫属,部分译为麻铃虫属(Leprotintinnus)的中文名统一为薄铃虫属,将截短角口虫(Salpingella decurtata)改为截短号角虫,将冰生拟铃壳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改为冰生类铃虫。
张武昌丰美萍于莹张翠霞孙军肖天
关键词:纤毛虫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的室内培养
2011年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包括无壳寡毛类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粒径大小在5-200μm)。它们是微型浮游动物和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即完成物质和能量由pico-和nano-级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和营养再生者向meso-级浮游动物和鱼类幼虫的传递。
于莹张武昌许恒龙肖天
关键词:砂壳纤毛虫微型浮游动物微食物环粒径大小
海洋浮游植物与渔业碳汇计量被引量:16
2013年
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与渔业碳汇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其与渔业碳汇计量相关的参数: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碳生物量、比生长率和比摄食率,对于每种参数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常用方法。本质上,渔业碳汇是浮游植物碳汇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碳汇测算等同于生态系统中关于浮游植物颗粒态有机碳通量的测算。
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比生长率摄食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