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327)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范国光陈博宇李松柏张雷王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成像
  • 2篇脑功能
  • 2篇成像研究
  • 2篇磁共振
  • 1篇遗忘型轻度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运动障碍疾病
  • 1篇张量成像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帕金森障碍
  • 1篇帕金森综合征
  • 1篇轻度
  • 1篇轻度认知
  • 1篇轻度认知障碍
  • 1篇综合征
  • 1篇纤维束
  • 1篇小脑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范国光
  • 2篇张雷
  • 2篇李松柏
  • 2篇陈博宇
  • 1篇孙文阁
  • 1篇徐克
  • 1篇商秀丽
  • 1篇罗晓光
  • 1篇刘虎
  • 1篇王珊珊
  • 1篇刘芳
  • 1篇王慈
  • 1篇金蓉
  • 1篇耿海洋
  • 1篇王艺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使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探讨DTI对aMC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aMCI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扫描,测量两组受试者的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的内囊后肢、小脑中脚、上纵束、下纵束、下额枕束和扣带束的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CI组双侧下额枕束的FA值均较对照组低,右上纵束的ADC值较对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部位白质纤维束的FA和ADC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CI患者的下额枕束和上纵束发生了微观结构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DTI对于aMCI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侯美丹范国光李松柏王艺耿海洋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痴呆
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量在鉴别诊断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测量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相位值对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在SWI上对20例PD患者(PD组)、20例VPS患者(VPS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进行相位值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较VPS组及对照组黑质致密带(SNc)、苍白球(GP)、壳核(PUT)相位值均明显降低(P<0.01);VP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SNc、GP及PUT相位值在早期即已经降低,随病情加重其相位值进一步降低(P<0.01);中晚期其黑质网状带(SNr)相位值降低(P<0.05)。VPS组在早中期各感兴趣区相位值均无明显变化,仅在晚期SNc、PUT、尾状核(CN)及SNr、GP相位值轻度降低(SNc、PUT、CN:P<0.01;SNr、GP:P<0.05)。双侧红核(R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WI测量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相位值对PD和VPS的评估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王慈范国光徐克刘芳孙文阁罗晓光
关键词:帕金森障碍磁敏感加权成像核团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行功能MRI扫描,并用功能连接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组间及患者亚组间全脑中与PCC功能连接改变的区域,并分析PD组的功能连接强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相比,PD-CI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双侧顶下小叶,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小脑、右侧额上回及右侧枕叶舌回(P<0.05)。PD组PCC与双侧顶下小叶(右:r=0.838,P<0.05;左:r=0.776,P<0.05)、右侧内侧额上回(r=0.839,P<0.05)及颞上回(r=0.840,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而PCC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r=-0.785,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PD-CI患者静息状态下PCC与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颞叶功能连接受损,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舌回及小脑可能参与了代偿,这些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相关。
陈博宇范国光刘虎商秀丽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静息状态脑功能连接
伴发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伴发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帕金森病伴痴呆患者,13例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例单纯帕金森病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志愿者行DTI扫描,采用人工勾画感兴趣区(ROI)的方法在DTI参数图上测量各ROI(双侧扣带束、上纵束、下纵束、钩束、齿状核)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帕金森病组双侧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左侧钩束及右侧齿状核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侧钩束、左侧齿状核FA值改变仅在单纯帕金森病组、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左侧下纵束FA值仅在帕金森病伴痴呆组、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右侧下纵束FA值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各帕金森病组间比较时双侧扣带束、右侧上纵束、双侧钩束、右侧齿状核FA值改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左侧上纵束FA值改变仅在单纯帕金森病组、帕金森病伴痴呆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齿状核FA值改变仅在单纯PD、PD-MCI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发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病理改变可能累及脑白质纤维和小脑。
张雷范国光武成华
关键词: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小脑功能连接与解剖连接的影像学研究现况与进展
2013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在我国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大约占1.67%。以往的研究认为PD的运动障碍主要与纹状体对运动皮层的调节受损有关,对运动功能调节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纹状体为主要组成的纹状体-丘脑-皮层(Striato-thalamo-cortical , STC)运动环路中,因为它能够解释包括运动迟缓,肌僵直在内的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但是近些年发现以小脑为中心的小脑-丘脑-皮层(Cerebel-lo-thalamo-cortical,CTC)运动环路,大脑小脑环路(cerebro-cer-ebellar circuits)等也参与了PD的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改变,并可能为STC环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潜在补偿机制。小脑被认为参与了高级认知活动调节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小脑在PD运动障碍及认知情感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武成华范国光张雷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疾病影像学脑功能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白质纤维束损害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AD患者(AD组)和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DKI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DKI参数值,分析各参数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程度(MD)、径向扩散程度(RD)和平均弥散峰度(MK)、径向峰度(RK)、轴向峰度(AK),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MK、RK、AK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同一患者右前扣带束的FA、MK、AK、RK值,右后扣带束FA值,左上纵束FA、RD、MK、RK值与右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TI和DKI参数值与MMSE均具有相关性,胼胝体膝部MK值与MMSE的相关性最高(r=0.55,P<0.05)。结论 DKI可敏感、准确地评价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金蓉范国光李松柏王珊珊陈博宇吕贵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白质纤维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