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7JCZDJC00100)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延吉赵新强谢娟魏雨李艳廷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催化
  • 7篇催化剂
  • 4篇环己烷
  • 4篇己烷
  • 3篇对氨基苯酚
  • 3篇自组装
  • 3篇离子
  • 3篇氨基
  • 3篇氨基苯
  • 3篇氨基苯酚
  • 3篇苯酚
  • 3篇催化空气氧化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失活
  • 2篇酸性
  • 2篇酸性离子液体
  • 2篇碳酸
  • 2篇配合物
  • 2篇离子液
  • 2篇离子液体

机构

  • 16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作者

  • 16篇王延吉
  • 9篇赵新强
  • 7篇谢娟
  • 5篇魏雨
  • 3篇李艳廷
  • 3篇崔咏梅
  • 3篇程庆彦
  • 2篇赵蔚
  • 2篇魏珺芳
  • 2篇王冬冬
  • 2篇王淑芳
  • 2篇薛伟
  • 2篇钱春苹
  • 1篇杜文明
  • 1篇姬亚宁
  • 1篇励娟
  • 1篇孟晓彩
  • 1篇边丽
  • 1篇丁晓墅
  • 1篇何乐芹

传媒

  • 3篇石油学报(石...
  • 2篇黄金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有色金属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配合物[Co(SCN)_2(HSCN)_2(dabco)_2]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被引量:5
2008年
以SCN-和三乙撑二胺(dabco)为配体,以钴为中心离子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配合物[Co(SCN)2(HSCN)2(dabco)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解析和表征。它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0.71964(11)nm,b=1.12716(17)nm,c=1.4454(2)nm,β=96.629(2)°,V=1.1646(3)nm3,Dc=1.470 g/cm3,Z=2,F(000)=534,μ=1.115mm-1。热重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530 K以下稳定。
程庆彦高玲梁亚男钱春苹王延吉
关键词:自组装
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一维ZnO晶须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09年
以乙醇/水作溶剂,氯化锌(ZnCl2)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低温陈化法制备出不同长径比的一维(1-D)ZnO晶须。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别对晶须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对晶须粒径及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升高,晶须粒径逐渐减小。同时,从晶体生长的角度对乙醇影响氧化锌晶体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乙醇通过"表面-溶剂作用"吸附在ZnO晶体表面,使其各晶面的生长速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达到减小晶须粒径的目的。
谢娟魏雨赵蔚赵新强王延吉
关键词:乙醇氧化锌晶须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SiO2和纳米Au颗粒为原料,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了负载型金催化剂。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实验结果显示,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且经简单处理即可重复使用多次。
谢娟冯如斌赵蔚王延吉
关键词:催化剂环己烷氧化
由苯一步制备环己醇的催化过程
在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采用机械混合催化剂 Ru-Zn/SiO+HZSM-5催化由苯一步合成环己醇的过程。结果发现,HZSM-5的加入并没有得到目的产物环己醇,但是苯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产物为环己烷。分析认为是溢流氢...
薛伟王冬冬王延吉刘媛魏珺芳
关键词:环已醇一步合成HZSM-5
文献传递
铕掺杂硅钛柱撑蒙脱土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硅钛柱撑蒙脱土(Si-Ti-MT),运用XRD,SEM-EDX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掺杂的硅钛柱撑剂插入蒙脱土层之间,保持了蒙脱土层状结构。经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分析可知,Si-Ti-MT是Eu3+发光的有效基体,其发射能级主要为Eu3+613 nm(5D0→7F2);激发光谱中表现了Eu3+的5个特征激发带,分别为363 nm(7F0→5D4),382 nm(7F0→5G2),395 nm(7F0→5L6),415 nm(7F0→5D1)和465 nm(7F0→5D2);热处理促进了Eu3+掺杂的硅钛柱撑蒙脱土的发光,且样品的荧光强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不会发生浓度猝灭现象。
程庆彦姬亚宁李焕荣王延吉赵先兴
关键词:荧光性能
Investigation on the deactivation cause of lead-zinc double oxide for the synthesis of diphenyl carbonate by transesterification被引量:3
2009年
The deactivation cause of lead-zinc double oxide for synthesis of diphenyl carbonate (DPC) by transesterification of dimethyl carbonate (DMC) with phenol has been investigated. X-ray diffraction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are employed for the catalyst character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Pb4O(OC6H5)6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phenol and lead species in the catalyst leads to the crystal phase change of active component and serious leaching of lead, which is the cause of the catalyst deactivation. In additi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eached lead is ascertained to be a mixture of Pb4O(OC6H5)6 and PbO with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62.7% and 37.3%, respectively.
Zhihui LiYanji WangXiaoshu DingXinqiang Zhao
关键词:碳酸二苯酯X射线光电子能谱催化剂表征催化剂失活
磷灰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用离子交换法将Cl、Cu2+先后交换到磷灰石上制得氯磷灰石ClAp和Cu(Ⅱ)ClAp,用NaOH和水合肼将Cu(Ⅱ)ClAp还原为Cu(Ⅰ)ClAp,利用XRD、IR、XPS和原子吸收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催化剂Cu(Ⅰ)ClAp首次应用于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中,考察了Cu(Ⅱ)ClAp制备温度,NaOH和水合肼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反应中,由于Cl是通过固态离子交换法代替了HAp结构中的OH,Cu+取代了磷灰石晶格中的部分Ca2+,在反应的过程中Cl与Cu+不易脱落,减少了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性,且作为多相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
程庆彦钱春苹陈玉焕王延吉
关键词:离子交换法磷灰石液相氧化羰基化碳酸二甲酯
Pt-[HSO_3-bvim]HSO_4/SiO_2双功能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离子液体固载中存在的使用物理方法固载的离子液体易流失的问题,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离子液体固载于硅胶表面。合成了一种新型Brφnsted酸性离子液体1-乙烯基-3-磺丁基咪唑硫酸氢盐([HSO3-bvim]HSO4),并通过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将该酸性离子液体用化学键固定于氢硫基官能团化的硅胶表面,制备出了[HSO3-bvim]HSO4/SiO2固体酸催化剂,再利用化学还原方法在该固体酸催化剂上负载金属铂,得到Pt-[HSO3-bvim]HSO4/SiO2双功能催化剂。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热重、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将该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反应中,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在85℃、4h、0.4MPa条件下,双功能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氨基苯酚的收率大于3.1%。
崔咏梅王淑芳赵新强王延吉
关键词:双功能催化剂硝基苯对氨基苯酚
Ru/MCM-41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MCM-41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为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向催化剂中加入Zn助剂,考察了不同Zn母体对Ru/MCM-4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加入影响了Ru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ZnCl2或Zn(OAc)2为Zn母体时,Ru容易被还原,Ru/MCM-41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量增加,从而使其催化活性增加;当使用Zn(NO3)2为Zn母体时,部分Ru不易被还原,相应的Ru/MCM-41催化活性有所降低;ZnSO4为Zn母体时,ZnSO4的存在使MCM-41表面显酸性,在催化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由于表面酸中心和Ru加氢中心的共同存在,使得苯加氢反应存在两条路径,因此反应速率增加,苯转化率增加,并且由于表面酸中心有利于环己烯的吸附,从而易使其发生深度加氢。
薛伟赵青青王冬冬杜文明王延吉
关键词:环己烯选择加氢
粒径可控纳米金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1
2008年
以氯金酸(HAuC l4)和硼氢化钠(NaBH4)为原料,柠檬酸钠(Na3C6H5O7)作保护剂,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还原制备出了不同粒径的单分散纳米金颗粒。应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金颗粒呈球形,为面心立方结构;柠檬酸钠保护剂的存在,不但提高了金颗粒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颗粒的生长,使得其粒径可控,且分布很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出,随着粒径的增大,胶体金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
谢娟王延吉李艳廷赵新强魏雨
关键词:单分散纳米金颗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