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27)

作品数:14 被引量:233H指数:11
相关作者:樊江文钟华平李愈哲张良侠张文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植物
  • 5篇群落
  • 5篇草地
  • 4篇功能群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因子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物种
  • 3篇海拔
  • 2篇氮磷
  • 2篇性状
  • 2篇叶片
  • 2篇叶片性状
  • 2篇植物叶
  • 2篇植物叶片
  • 2篇生产力
  • 2篇碳同位素
  • 2篇碳同位素组成
  • 2篇同位素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3篇樊江文
  • 7篇钟华平
  • 6篇张良侠
  • 6篇李愈哲
  • 4篇张文彦
  • 4篇于海玲
  • 2篇吴绍洪
  • 2篇宋璐璐
  • 2篇周咏春
  • 1篇胡中民
  • 1篇翟俊
  • 1篇史文娇
  • 1篇张海燕
  • 1篇王宁
  • 1篇刘革非
  • 1篇李佳

传媒

  • 3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Scienc...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根系N、P元素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长达4000km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20个植物根系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元素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根系N、P元素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N元素,而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N和P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同时,P与N/P的相关关系比N与N/P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在草地类型上,高寒草甸类植物根系的N含量最低,而温性草原最高。在与生境因子的关系上,草地植物根系N含量具有随着海拔增加而降低,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其相关程度都较弱,这说明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可能受到植被组成、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对草地植物根系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相关生态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樊江文张良侠张文彦钟华平
关键词:草地植物根系气候因子
青藏高原草地群落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海拔梯度的关系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生物量加权法和直接测定法获得群落水平叶片和根系碳同位素组成(δ13C),进而探讨群落水平叶片和根系δ13C特征以及它们的海拔趋势,并调查叶片δ13C对随海拔变化的环境因子的响应,以确定影响叶片δ13C海拔趋势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发现,高寒草原植物叶片δ13C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高寒草甸植物叶片的δ13C显著低于根系;整体上,叶片δ13C以0.60‰km–1的变化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这低于在物种水平上得到的变化率,而根系δ13C与海拔无相关关系.大气压强是引起叶片δ13C随海拔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较小.
周咏春樊江文钟华平张文彦
关键词:青藏高原碳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
中国草地样带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氮磷含量随水热因子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7
2016年
中国草地样带贯穿我国主要草原区域,具有规律性的草地类型转换和气候条件变化,探究其不同功能群植物氮磷含量随水热因子(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区域植物N、P元素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草地样带为平台,共设置132个样地,采集329份植物叶片样品,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对中国草地样带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内蒙古温性草原区域植物群落功能群组成(豆科、禾本科、莎草科、杂类草)进行N、P元素组分分析,揭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内蒙古温性草原区域植物N、P元素含量随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高寒区域的植物N、P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古温性草原区域;2)豆科植物N、P元素含量最高,禾草类植物N、P元素含量最低;3)总体上,随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变化,不同功能群中仅杂类草与莎草科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变化显著。研究表明,物种组成会影响到草地植被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不同功能群植物N、P元素含量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不同,杂类草和莎草科植物元素含量对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整体水平N、P元素含量随水热因子的变化规律有重要贡献。
于海玲李愈哲樊江文钟华平
关键词:降水
植物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1年
由于在海拔梯度上各种环境因子表现出连续的梯度性变化,以海拔梯度为平台研究植物叶片性状的适应特征有助于揭示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可以为研究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植物的叶寿命、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叶片结构性状和气孔导度、叶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δ13C等叶片功能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探讨了植物叶片性状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宋璐璐樊江文吴绍洪
三江源地区不同剥蚀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与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3
2014年
对三江源地区不同剥蚀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地上、地下与总的生物量随退化加剧而降低,群落总生物量的变化受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影响较大。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主要由群落功能群组成的变化引起,随着剥蚀退化的加剧,群落中各功能群生物量均降低,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相对生物量降低最为明显,而杂类草相对生物量随退化的加剧而增加。不同剥蚀退化程度下,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群落中度退化时各指数最低。物种多样性与功能群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
刘艳书樊江文李愈哲张良侠
关键词:高寒草甸生物量功能群多样性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titudinal gradient and plant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被引量:13
2013年
Foliar and root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δ13C) of grassland commun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was obtained by the biomass weighting method and direct measurement.W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ltitudinal patterns of foliar and root δ13C and determined whic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d foliar δ13 C most.Foliar δ13 C of alpine step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lpine meadow and temperate steppe.For alpine meadow,root δ13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f foliar δ13C.Foliar δ13C increased with altitude at an average rate of 0.60‰ km 1 for the whole grassland ecosystem.This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at species level.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ot δ13C and altitude.Atmospheric pressure was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tha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its influence on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foliar δ13C at the community level.
ZHOU YongChunFAN JiangWenZHONG HuaPingZHANG WenYan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草地群落叶面喷施草原生态系统
红池坝草地常见物种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叶片性状是决定植物光合能力和羧化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叶片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是解释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的重要手段。以分布于红池坝(109°58'E,31°30'N)草地的5个常见物种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紫菀(Aster tataricus)、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和绣线菊(Spiraea prun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有物种(n=56)和不同物种的叶片比叶重(LMA)、叶氮含量(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单位重量氮含量Nmass)以及叶片δ13C含量沿海拔梯度(815—2545m)的变化趋势及叶片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样品(n=56)的比叶重(LMA)、Narea和δ13C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Nmass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δ13C含量与LMA、Narea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物种的叶片性状沿着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有所不同,绣线菊(S.prunifolia)和老鹳草(G.wilfordii)的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与所有物种(n=56)样品分布规律一致,红三叶(T.pratense)、紫菀(A.tataricus)、火绒草(L.leontopodioides)的各叶片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有所不同。
宋璐璐樊江文吴绍洪钟华平王宁
关键词:海拔梯度比叶重
青藏高原区域不同功能群植物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19
2017年
生态化学计量学为揭示植物养分利用状况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了重要手段,研究不同功能群植物在区域尺度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中所产生的贡献,有助于揭示区域尺度植物元素特征的形成机制。已有研究多是从不同功能群植物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比较上进行分析,未能对每种功能群植物元素含量随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展开探讨。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对青藏高原区域不同功能群植物(豆科、禾本科、莎草科、杂类草)叶片水平N、P元素含量随纬度、海拔、年降水量、年均温度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植物功能群在区域尺度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中所产生的贡献,尝试从植物功能群角度揭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N、P元素含量特征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豆科植物N、P元素含量最高,禾本科植物N、P含量最低,N/P比值在不同功能群间差异不显著;2)随纬度变化,莎草科植物P元素及杂类草N元素含量变化显著;随海拔变化,豆科、禾本科植物及杂类草叶片N元素含量变化较为显著;随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变化,杂类草和莎草科植物叶片N、P含量变化显著;3)莎草科植物N、P含量对纬度和降水的响应趋势与区域内所有植物叶片N、P含量对纬度和降水的响应趋势一致,豆科、禾本科及杂类草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对海拔和温度的响应趋势与区域内所有植物叶片元素平均含量对海拔和温度的响应趋势一致。研究表明,不同功能群植物元素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植物功能群组成对区域尺度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有重要作用,但在较大的植物结构层次上(如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区域或全球尺度等),不同功能群植物之间的相互组合会抵消或掩盖掉某一类群的特性,从而对区域尺度植物元素特征的变化规
于海玲樊江文钟华平李愈哲
关键词:功能群气候因子纬度海拔
草地管理利用方式转变对生态系统蒸散耗水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草地管理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与大气间水汽交换量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温性草原区域选取相互毗邻的三块不同管理利用方式(放牧,围封禁牧和开垦)草地,利用连有同化箱的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LI-6 400),对生态系统蒸散过程进行了全天测定。结果显示,草地围封禁牧和开垦均显著改变了植被群落特征,相比放牧样地,围封禁牧样地蒸散增加了28.01%(P<0.01),而生长C4作物的开垦样地的蒸散量则下降18.62%(P<0.05)。各利用管理方式草地的气温,空气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在日间的动态变化均能较好解释蒸散速率的动态变化,其中气温对生态系统蒸散速率的影响具有昼夜差异性,夜间蒸散速率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敏感性显著低于白天。研究表明,草原区域人类管理利用方式差异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区域地表与大气间的水汽交换。
李愈哲樊江文胡中民张良侠于海玲张海燕
关键词:草地蒸散放牧围封禁牧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 N)能够综合反映氮循环特征,研究植物δ15 N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通过概述菌根类型、叶片N含量、氮源、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土壤N有效性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 N)的影响以及植物δ15 N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群落水平上,采用野外调查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对植物δ15 N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将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周咏春程希雷樊江文
关键词: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氮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