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7)

作品数:7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瑞珣张秉良向宏发万景林黄雄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断裂带
  • 4篇裂带
  • 4篇红河断裂
  • 4篇红河断裂带
  • 2篇地质
  • 2篇断层
  • 2篇断层岩
  • 2篇流变学
  • 2篇构造物理
  • 2篇构造物理化学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应力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层活动
  • 1篇应变速率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场
  • 1篇应力场演化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刘瑞珣
  • 5篇张秉良
  • 4篇向宏发
  • 3篇黄雄南
  • 3篇万景林
  • 2篇吕古贤
  • 1篇王方正
  • 1篇蔡永恩
  • 1篇马瑞
  • 1篇董兴权
  • 1篇张晚霞
  • 1篇楚全芝
  • 1篇申玉科
  • 1篇周国发
  • 1篇张臣
  • 1篇虢顺民
  • 1篇胡宝群
  • 1篇郭涛
  • 1篇韩竹军
  • 1篇陈立春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描述岩石粘弹性固体性质的开尔文模型被引量:11
2008年
大多数固体材料都具有弹性,但真实的固体却极少严格遵从弹性的虎克定律。这些固体材料的变形往往有对时间的依赖性,这种性质是流变学研究的内容。岩石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固体,它的力学性质在通常条件下可用虎克定律作精确的描述,而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岩石的流变特征就逐渐显现出来。地质作用越缓慢,岩石对变形时间的依赖性越明显。为精确描述岩石在地质过程的力学性质,流变学方法被引入地质学。笔者已经介绍过描述"牛顿流体"的马克斯威尔流变模型,文中介绍描述粘弹性固体的开尔文流变模型。和马克斯威尔模型一样,开尔文模型也是流变学的基本模型,它是由一个弹性元件和一个阻尼元件并联而成。文中给出开尔文模型的本构关系和地质应用的简介。
刘瑞珣张秉良张臣
地壳的应力状态、构造附加静压力和岩石矿床形成深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对深度计算公式:D=P/d(式中D为深度,P为压力,d为密度)的应用提出质疑。该公式源自一个流体力学原理,即描述静流体中压力与深度关系的帕斯卡原理,所以只适用于流体。如果物质是一种固体,而不是液体或气体,它可以承受剪应力或差应力,则这一公式就不能应用。所有岩石,从出露地表深至核幔边界,都是固体。当外力作用于固体单元上时,固体的应力场存在两部分:均应力和差应力,不论外力是构造力还是重力。而当外力作用于液态物质时,在这个液体应力场中则总是只有均应力而无差应力。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作用于垂直截面上的水平应力通常大于作用于水平截面上的垂直应力,而且越靠近造山带或剪切带,水平应力越大,显示构造力在地壳应力场中起某种主导作用。事实上推动板块运动的力主要是水平的,而非垂直的。地壳中某处的总静压力至少由两部分合成:由构造引起的压力和由重力引起的压力,前者称构造附加静压力。合理计算成岩成矿深度的方法,应该是从总压力中减去构造附加静压力,再除以岩石比重,即D=(P-Pt)/d,式中Pt为构造附加静压力。
吕古贤刘瑞珣蔡永恩王方正郭涛马瑞胡宝群申玉科周国发
关键词:地壳应力构造物理化学
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量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3
2007年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切错中新统的剪切走滑断面,被断错的中新世条形盆地内发育轴向NE的挤压褶皱及压缩变形的空间变化特征,下中新统、中上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的分布依次自sE向NW有序迁移且在“中谷断裂”的东北盘节节错后分布等,均表明红河断裂南段中新世以来自SE向NW的不断破裂扩展和右旋走滑位错;区段内中下中新统较厚的山前磨拉石沉积建造、卷入“中谷断裂”剪切变形的强度中新统明显强于上新统等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大规模的右旋走滑运动应发生在中中新世前后,其FT年龄约为距今13.7Ma;根据切错的中新统的平面尺度、用平衡剖面法恢复压缩前盆地的长度和由断层变形带宽度等计算,求得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总量介于62-69km,中值为65km。研究资料还表明,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作为一个过程,经历转换活动期(N1)、右旋走滑初始期(N1^2)、大型右旋走滑期(N1^3-N2^1)和右旋走滑扩展期(N2^2-Q2^1)等多个发生、发展与演化阶段。与其相应的断裂活动性质也存在着从剪切走滑一张性走滑不断交替的转换过程。
向宏发虢顺民张晚霞韩竹军张秉良万景林董兴权陈立春
流变学基础模型的地质应用及启示被引量:13
2007年
地质作用经常是流变过程,岩石经受长时间应力作用可以在小应力条件下产生大变形。地质作用具有充分漫长的时间,所以野外露头成为研究天然流变学最好的现场,流变学理论在力学中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经有迅速的发展,但用于解释地质作用的文献仍然很少。文中介绍一个基本粘弹性模型——马克斯威尔模型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的实例,同时给出应变与应力和时间三者的本构关系。代入真实岩石的“E”值和“η”值,获得了岩石的“马克斯威尔松弛时间”,约为1012s,约合3.2万年,这意味着使应力经松弛降低到某一明显程度和使应变经蠕变增加到某一明显程度在数量级上至少需要10万年以上。
刘瑞珣
关键词:本构方程残余应力牛顿流体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应力场演化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详细的显微结构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年及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微观特征的变化:断层岩为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早期断层活动为左旋走滑,糜棱岩和未变形的砂砾岩FT年龄均大于20Ma,表明这期间红河断裂带曾发生过一次构造热事件。断层岩为碎裂岩和角砾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后期断层活动为右旋走滑。微结构特征不同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的FT年龄可分为3个时段(9.9~12.7Ma、6.8~8.4Ma、2.0~4.6Ma),测年结果和应力场特征表明红河断裂带中新世以来曾发生过3次断层错动事件,且第1次事件应力结构为走滑型,第2、3次事件应力结构为正断型。
张秉良刘瑞珣向宏发万景林黄雄南
关键词:红河断裂断层岩应力场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岩FT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对红河断裂带中南段18个糜棱岩、12个角砾岩、10个碎裂岩和8个砂砾岩的显微结构详细观察,部分典型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简称FT测年,以下同),获得了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过程中微观特征的变化:糜棱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早期断层活动为左旋走滑,糜棱岩和未变形的砂砾岩FT年龄均>20Ma,表明这期间红河断裂带曾发生一次构造热事件;碎裂岩和角砾岩的微结构特征显示红河断裂带后期断层活动为右旋走滑,微结构特征不同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的FT年龄可分3个时段(9.9~12.7,6.8~8.4,2~4.6MaBP),表明红河断裂带中新世以来曾发生3次断层位错事件。
张秉良刘瑞珣向宏发万景林黄雄南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断层岩显微结构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糜棱岩分形特征及主要流变参数的估算被引量:13
2008年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经历了长期构造演化的块间构造变形带,该断裂的西南侧出露一套经韧性剪切形成的糜棱岩。研究区糜棱岩宏观上发育多种变形组构,如构造面理、线理、S-C组构等。微观变形特征有云母鱼、长石碎斑、长石和角闪石压扁拉长、碎斑旋转形成的压力影等;尤其是石英普遍变形,其特征有波状消光、核幔构造、动态重结晶、单颗粒压扁拉长及石英条带等;石英动态重结晶新颗粒尤其发育,重结晶的新颗粒边界具有锯齿状或港湾状等不同的微观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记录了变形时的温压环境和流变速率。石英新颗粒分维几何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边界形态具有自相似性,表现出分形特征。分维数值为1.150~1.180,变形温度大约500℃,同构造变质环境属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初步估算应变速率可能低于10-8.4s-1,根据石英重结晶的粒径估算变形古应力为42.0~58.0MPa。
张秉良刘瑞珣向宏发楚全芝黄雄南郑勇刚
关键词:红河断裂糜棱岩石英应变速率分形维数
构造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较早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思想是"经受着变形的岩石可以发生化学变化"(Sorby,1863)。经过长期、广泛和深入研究,相继提出了应力矿物、构造变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改造成矿、构造相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概念和认识,揭示了构造作...
吕古贤孙岩刘德良吴学益刘瑞珣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改造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流变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