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11JS001)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孔卫青杨金宏更多>>
相关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桑花叶型萎缩...
  • 2篇萎缩病
  • 2篇类病毒
  • 2篇花叶
  • 2篇花叶型萎缩病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桑树
  • 1篇树根
  • 1篇总黄酮
  • 1篇毛状根
  • 1篇克隆
  • 1篇黄酮
  • 1篇肌动蛋白
  • 1篇肌动蛋白基因
  • 1篇核酶
  • 1篇病原
  • 1篇串联体
  • 1篇12

机构

  • 4篇安康学院

作者

  • 4篇孔卫青
  • 3篇杨金宏

传媒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克隆与转录载体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特异性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RNA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用于控制病毒基因的表达。将桑花叶萎缩类病毒正链RNA上10 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催化区3'端,构成具有自切割功能的核酶基因。克隆该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载体pMD18T-SP6。在SP6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体外自切割反应显示转录的多体自切割核酶可以通过内部的顺式切割释放出核酶分子。同时,将该12串联体核酶基因导入双元质粒pBI121中,获得重组植物转录载体pBI121-12MRz,为进一步培育抗桑花叶型萎缩病的转基因桑树奠定了基础。
孔卫青杨金宏
关键词: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
蒙桑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2015年
为蒙桑基因表达与调控模式的研究以及蒙桑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进行了蒙桑肌动蛋白(act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蒙桑actin基因mRNA序列大小为1 699bp,其中基因编码区1 134bp(GenBank登录号:KF031062),编码的377个氨基酸残基与其他植物的一致性在98%以上。该基因和川桑基因组中其他4个actin基因外显子数量和长度相同,但内含子差异极大,其CDS与桑树Morus010751(EXC30503)的一致性达到98%,氨基酸一致性为100%。聚类分析将其归为Class II类,与来自桑属和毛果杨的actin基因最先聚合在同一分支。
杨金宏孔卫青
关键词:肌动蛋白基因克隆
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的检测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旨在获得安康地区桑花叶萎缩病病原序列,为桑花叶萎缩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用RT-PCR技术对安康地区染花叶型萎缩病病株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克隆测序并在Mfold网站预测其二级结构。该病的病原为桑花叶萎缩类病毒MMDVd-201110151(GenBank登录号:JQ809700),核苷酸长度357bp,GC含量50.7%,219bp后38个碱基与樱桃小圆形类病毒样核糖核酸具有约85%的一致性。Mfold网站预测二级结构有58.3%的碱基配对,两端为分枝状结构。成功分离到安康地区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
孔卫青杨金宏
关键词:桑花叶型萎缩病类病毒
不同品种桑树根与毛状根总黄酮含量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为比较桑树毛状根与不同品种桑树根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510 nm),以Na NO2-Al(NO3)3-Na OH显色法,对毛状根和陕桑305、湖桑32、沙2、蒙桑4个桑树品种的桑树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桑树毛状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28%,其由高到低依次为毛状根>蒙桑根>沙2根>湖桑32根>陕桑305根;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除湖桑32和陕桑305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样品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孔卫青
关键词:桑树毛状根总黄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