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30537-1)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巴凤海张耀中傅耀文赵国庆姚嵩梅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空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 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 ,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 (BU N) ,计算尿素下降率 (U RR)及尿素清除指数 (Kt/ V) ,以 5 0例同期应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例为对照 ,比较其透析效果。结果 :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 194例 ,成功率为 97.9%。与置管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 6例 (3.0 % ) ,感染 11例 (5 .6 % ) ,血栓栓塞 2 3例 (11.6 % )。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充分 (>190 m L· min- 1 ) ,透析后 BU N均下降 4 5 %以上 ,透析前后的 BUN、 U RR、 Kt/ V等检测值与动静脉内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 傅耀文周洪澜王伟刚
- 关键词:静脉切开术肾透析导管留置
- 肾移植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及其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及其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Ⅲ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手术后病人4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盐酸派替啶镇痛。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后24 h、48 h和72 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NO和ET-1,同时监测MAP、HR和CVP及进行VAS评分。结果P组术后各时点血浆NO、ET-1水平及NO/ET-1比值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VAS评分均小于3分。C组术后各时点血浆NO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而ET-1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NO/ET-1比值则明显降低(P<0.05),并与P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术后244、8 hMAP和HR的升高或增快,VAS评分也均大于5分,与麻醉前和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浆NO和ET-1均无明显影响,并保持NO/ET-1比值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 张耀中姚蒿梅叶虹付耀文巴凤海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内皮素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眯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眯达唑仑组(Mz组,n=20)和丙泊酚组(P1组,n=20)。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1h、术毕时和术后24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Mz组患者于切皮后1h、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h血浆IL-6、IL-8水平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1组切皮后1h和手术结束时血浆IL-6、IL-8水平明显增高,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Mz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患者切皮后1h和手术结束时血浆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PI组增加的幅度高于Mz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眯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能促进胃癌手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并能保持两者的平衡。咪达唑仑较丙泊酚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
- 张耀中姚嵩梅赵国庆巴凤海
- 关键词:丙泊酚细胞因子类
- 影像学检查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AR)是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通过非侵入性方法尽早诊断 AR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医学影像学已逐渐成为诊断肾移植术后 AR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声、核素、MRI在肾移植术后
- 傅耀文刘铁石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肾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排斥
- 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对肾移植手术患者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对肾移植手术患者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Ⅲ-Ⅳ级在全身静脉麻醉下实施肾移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组(I组,n=20)和维库溴铵组(Ⅱ组,n=20);应用NMT-100型肌松监测仪,采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两组患者静脉注射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初始量分别为0·5mg·kg-1和0·1mg·kg-1及追加量分别为0·3mg·kg-1和0·075mg·kg-1时,肌松显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临床维持时间和手术结束时肌松恢复(T4/T1>75%)时间。结果:①Ⅰ、Ⅱ组患者给初始量后肌松显效时间分别为(1·68±0·46)min和(1·98±0·45)m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肌松高峰时间分别为(18·39±3·25)min和(26·42±4·56)min及临床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34·10±4·25)min和(42·36±5·05)min,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②Ⅰ、Ⅱ组患者给追加量后,肌松显效时间分别为(2·60±0·61)min和(2·63±0·70)min及肌松高峰时间分别为(12·30±3·10)min和(14·25±3·42)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临床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35·23±4·30)min和(53·40±4·67)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手术结束时(T4/T1>75%),Ⅰ组肌松恢复时间(57·25±4·78)min与Ⅱ组肌松恢复时间(73·35±5·10)min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肾移植手术,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均有良好的肌松效应,阿曲库铵肌松恢复时间比维库溴铵快,是首选的肌松药。
- 张耀中付耀文赵国庆巴凤海姚嵩梅
- 关键词:肾移植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肌松弛
- 尿液DNA的检测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在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的35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定期收集尿液标本,从中提取DNA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 -1。结果 手术第1日受者的尿液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尿液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术后1个月,只有5例(14 . 3% )受者的尿液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消失,其中1例(2 0 % )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另外30例(85 . 7% )受者的尿液中仍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其中7例(2 3 .3% )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存活3个月以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患者,7例(77 .8% )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 ,抗排斥治疗结束后1个月,71 4 %转为阴性;9例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受者,仅1例(11. 1% )的受者尿液中DYZ -1基因阳性。结论 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一种方法。
- 洪泉王伟刚周洪澜傅耀文
- 关键词:肾移植尿分析供者急性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