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2116)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苏敏李红胡蓉姜俸蓉许庭良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人胎
  • 5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发育
  • 4篇T细胞
  • 3篇胎儿
  • 3篇系膜
  • 3篇淋巴结
  • 3篇B细胞
  • 3篇肠系膜
  • 3篇肠系膜淋巴结
  • 2篇组织化学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阑尾
  • 1篇凋亡
  • 1篇亚群
  • 1篇人胎儿

机构

  • 7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7篇胡蓉
  • 7篇李红
  • 7篇苏敏
  • 6篇黄悦
  • 6篇许庭良
  • 6篇姜俸蓉
  • 2篇杨宇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胎不同发育时期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凋亡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人胎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方法:收集人胎35例,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凋亡(TUNEL法)染色和细胞计数法进行研究。结果:9周,人胎肠系膜淋巴结原基内未见捌亡的淋巴细胞。11~12周,有极少量淋巴细胞凋亡,13~32间,各胎龄段均有淋巴细胞凋亡。凋亡的淋巴细胞呈单个分布且多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经统计学处理,各胎龄段淋巴细胞凋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淋巴细胞凋亡是人胎肠系膜淋巴结发育过程中的普遍现象;(2)人胎发育时期,肠系膜淋巴结通过细胞凋亡方式对淋巴细胞的发育有一定筛选作用。
李红苏敏胡蓉黄悦
关键词: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细胞凋亡
人胎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发生及相关T、B细胞的发育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人胎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发生及相关T、B细胞的发育。方法:收集人胎33例,测量顶臀长,按Patten法确定胎龄。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人胎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发生及相关T、B细胞的发育。结果:9周,人胎肠系膜淋巴结原基形成,IgM阳性细胞出现,散在分布;11周,出现CD3阳性细胞,原基中有高内皮微静脉;15周,形成早期髓质;23周,IgM阳性细胞集聚形成小结状。连续切片显示,CD3阳性细胞分布在小结深面形成薄层副皮质区,可辨认皮质和髓质;至28周时,淋巴小结内均未发现生发中心。结论:9周淋巴结原基出现。15周早期髓质形成,髓质形成早于皮质。23周皮、髓质明显可辨,皮质内出现淋巴小结,但至28周时小结仍为初级淋巴小结;9周出现B细胞;11周出现T细胞。
李红苏敏胡蓉姜俸蓉许庭良
关键词:人胎儿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人胎中后期肠系膜淋巴结及相关T、B细胞的发育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人胎中后期肠系膜淋巴结的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及图像分析进行研究,观察人胎中后期肠系膜淋巴结及相关T、B细胞的发育情况,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自第7个月龄起,在胚胎早期已形成的淋巴结周边的皮质继续增厚,可辨别浅层皮质与副皮质区,浅层皮质中的初级淋巴小结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多,至出生时淋巴结内均未发现生发中心,仍为初级淋巴小结。早期的髓质随胎龄的增加被淋巴结周边增厚的皮质挤向淋巴结的中央。胚胎发育到第7~8个月龄时,随着淋巴结发育加速,淋巴结皮质逐渐增厚,可观察到分布在皮质内的CD3、IgM阳性细胞出现较强的阳性反应,第9~10个月龄时,CD3、IgM阳性细胞出现强阳性反应,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出生时肠系膜淋巴结形态结构基本成熟,淋巴小结仍为初级淋巴小结。②人胎肠系膜淋巴结具有潜在的CD3、IgM合成和释放能力,对腹腔内免疫乃至整个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
李红苏敏黄悦胡蓉许庭良姜俸蓉
关键词:T细胞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肠系膜淋巴结人胎
CD2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人胎阑尾的发育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人胎阑尾内CD20阳性B细胞在各胎龄段的发育。方法收集13~28周人胎22例,测量各胎儿顶臀长(CRL)。按Patten法确定胎龄,取其阑尾,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13~16周阑尾上皮已经完全演变成为单层柱状,胎儿阑尾绒毛出现,结构分层逐渐明显,淋巴细胞散在分布,淋巴小结雏形逐渐形成;14周CD2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出现,数量少,单个分布于结缔组织内;17~20周CD20阳性反应细胞增多,成群分布;23~28周粘膜固有层内CD20阳性细胞参与构成淋巴小结。统计学处理证实随胎龄增加,CD20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P<0.01)。结论14周CD20阳性细胞出现,随胎龄增加数量增多,主要参与构成淋巴小结。
苏敏杨宇李红胡蓉姜俸蓉许庭良黄悦
关键词:人胎阑尾
CD20阳性反应细胞在人胎回肠的发育
2010年
目的探讨CD2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人胎回肠的分布、定位及发育。方法收集因故终止妊娠人胎回肠30例,采用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CD20免疫反应阳性B细胞,用BioMias 29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计数,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2周胎龄,回肠壁间充质内出现CD20阳性反应细胞,单个散在分布,数量少。14周胎龄,可见CD20阳性反应细胞染色深,反应增强。16周胎龄,CD20阳性细胞散在或成群分布于绒毛中轴或深部结缔组织内。18周胎龄,CD20阳性反应细胞聚集形成淋巴小结。24周后,CD20阳性反应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大量细胞参与构成集合淋巴小结。结论人胎回肠B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12周开始表达CD20分子。随胎龄增加,CD20阳性反应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参与构成淋巴小结。
胡蓉黄悦苏敏李红姜俸蓉许庭良
关键词:胎儿回肠发育
人胎阑尾淋巴组织及T、B淋巴细胞的发育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胎阑尾内淋巴组织的发生以及T、B细胞的发育。方法经孕妇本人知情同意收集人胎阑尾26例,HE染色观察微细结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S-P法染色显示T、B细胞,用BioMiaspro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计数。结果 HE染色:9周胎儿阑尾管壁4层结构尚未分化形成,上皮为复层柱状,间充质内有单个淋巴细胞散在分布;11周上皮内偶见单个淋巴细胞浸润,间充质内淋巴细胞较前略多;13~15周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初级淋巴小结雏形形成;16~20周管壁内初级淋巴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明显;21~28周淋巴小结初级数量增多,尤以28周明显。免疫组化染色:9周间充质内出现少量IgM阳性细胞;11周出现CD3阳性细胞;15周IgM阳性反应细胞聚集开始形成淋巴小结,小结内CD3阳性反应细胞数量少;随胎龄增加,淋巴小结数量增多,IgM阳性反应细胞和CD3阳性反应细胞数量也逐渐增多(P<0.01,P<0.05)。结论人胎阑尾淋巴组织发生的过程中,9周即有B细胞迁入,而T细胞在11周迁入,B细胞的发育早于T细胞。随胎龄增加,T、B细胞数量逐渐增多。
李红苏敏杨宇胡蓉黄悦许庭良姜俸蓉
关键词:人胎阑尾B细胞T细胞
胎儿腭扁桃体T细胞亚群CD4和CD8阳性细胞的发育
2010年
目的:探讨胎儿腭扁桃体T细胞亚群CD4和CD8阳性细胞的发育.方法:收集9~28周因故终止妊娠胎儿腭扁桃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色显示CD4阳性细胞和CD8阳性细胞.结果:12周,腭扁桃体固有层内见少量CD4阳性细胞及CD8阳性细胞.14周,CD8阳性细胞数量较CD4阳性细胞增多,隐窝上皮内始见少量CD8阳性细胞和CD4阳性细胞浸润.22周,CD4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数量仍较CD8阳性细胞少.至28周,两种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但以CD8阳性细胞为主,两者在固有层内散在分布或集聚成小群落,隐窝上皮内多呈单个分布.结论:12周CD4和CD8亚群已迁入胎儿腭扁桃体;随胎龄增长,两个亚群T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但CD8亚群多于CD4亚群;两个亚群的T细胞发育时序基本一致.
胡蓉苏敏黄悦李红姜俸蓉许庭良
关键词:腭扁桃体T细胞亚群CIMCD8发育胎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