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9B08)

作品数:15 被引量:156H指数:5
相关作者:凌铁军周国伟陈标黄晖张诗泽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中国近海
  • 2篇珊瑚
  • 2篇气候模式
  • 2篇近海
  • 2篇海岸
  • 2篇海岸带
  • 2篇海冰
  • 2篇反射率
  • 2篇CE
  • 1篇单因子
  • 1篇登陆
  • 1篇订正
  • 1篇多孔
  • 1篇性腺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效磷
  • 1篇有性繁殖
  • 1篇灾害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环境...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5篇凌铁军
  • 3篇张诗泽
  • 3篇黄晖
  • 3篇陈标
  • 3篇周国伟
  • 2篇李熠
  • 2篇张蕴斐
  • 2篇唐茂宁
  • 2篇陈幸荣
  • 2篇黄勇勇
  • 2篇管博
  • 2篇蔡怡
  • 2篇刘煜
  • 2篇雷新明
  • 2篇陈永强
  • 2篇谭晶
  • 2篇江雷
  • 2篇王剑
  • 1篇乔然
  • 1篇高义

传媒

  • 6篇海洋预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口普查与多源夜间灯光数据的海岸带人口空间化分析被引量:90
2013年
我国海岸带区域是台风、风暴潮、地震海啸和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的重灾区,精细空间分辨率的人口数据,能够有效服务海岸带灾害风险管理。本文基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OLS/DMSP和NPP/VIIRS DNB两种夜间灯光数据及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综合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进行了我国海岸带人口空间化方法与应用研究。利用建筑物与裸地增强指数法(EBBI)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提取了我国沿海区县建成区数据,作为人口分布的空间控制因素,以普查人口数与夜间灯光数据回归函数关系为依据,对人口进行空间化处理。反演得到了我国海岸带区县1km×1km和0.5km×0.5km两个空间尺度的人口格网数据。并利用福建省沿海乡镇人口数据对人口空间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NPP/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适用于人口空间化研究,且其反演精度整体优于基于DMSP/OLS传统夜间灯光数据反演的人口格网模型。通过本文实践,可以发现NPP/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具有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的巨大潜力。
高义王辉王培涛孙晓宇吕婷婷
关键词:DMSPOLSNPP空间化海岸带
基于CESM气候模式的同化模拟实验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nudging方法将GODAS次表层海温资料同化到"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中,并分析了同化后的海温、降水、海表面气压等海洋、气象要素。结果表明,同化后的模拟结果与GODAS、NCEP、GPCP等资料的结果较为一致,较好的再现了中低纬海洋和大气的平均特征和随时间演变的规律,NINO3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90。但模拟结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西洋西边界流偏强,赤道辐合带降水偏多等。
李熠陈幸荣谭晶黄勇勇蔡怡
关键词:次表层海温
黄河三角洲不同水位梯度下芦苇植被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被引量:20
2014年
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不同水位条件下芦苇植被生态特征进行动态调查,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土壤电导率随水位梯度变化差异显著,长期水淹的芦苇区土壤电导率最低;在不同水位梯度下,芦苇生态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相比之下,在水位较高的条件下,芦苇株高、茎粗、盖度和生物量均为最高值,产量达到了10 t·hm-2;研究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总体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水位条件下营养元素在各土层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粘粒、粗粘粒、细粉粒、粗粉粒与土壤营养元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含量与高度、茎粗、盖度、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有效磷可能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植被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
管博栗云召夏江宝董洪芳吕振波于君宝
关键词:芦苇生态特征有效磷
中国近海风场未来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预估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和多元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基于1992—2011年逐日0.25°×0.25°经纬度网格卫星反演风场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1.5°×1.5°经纬度网格的再分析海表面风场和气压场资料,建立了中国近海海表面风场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将该模型应用到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的8个模式输出场,对1986—2005年历史气候态模拟和2026—2045年3个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近海海表面风场的变化特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模型的交叉验证显示其较好的再现了海表面风场(SSWS)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与观测对比表明,利用模式模拟数据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的空间分布型的模拟上要优于直接插值结果;相对于历史模拟参考时段,未来各RCP情景冬季SSWS整体变化不大,空间分布均表现为约25°N以南海域SSWS增加,夏季SSWS整体表现为略微的增加,增加主要区域为山东半岛中国黄海海域,台湾岛以东中国东海海域以及南海部分海域,不同情景之间SSWS变化的幅度和区域大小均不相同。
栗晗凌铁军张蕴斐祖子清王剑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气候变化预估
未来中国近海海冰变化特征的预估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黄、渤海区域内海表面2m气温的增量,并将该增量叠加在1978—2008年的再分析气象场上,驱动海冰-海洋耦合模式,对2015—2045年黄、渤海的海冰变化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 4种排放情景下,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4个海湾的海冰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但随着排放增多,4个海湾的海冰并非单调的减少,而在RCP4.5下减少最多,RCP6.0和RCP8.5次之,RCP2.6最少。对4种情景下的海冰冰情进行平均,可以发现4个海湾结冰面积依次减少438、121、23和84 km2;结冰范围依次减少9、7、2和7 nmi(海里,1 nmi=1.852 km)。就整个黄、渤海而言,未来31a内结冰面积减少24%,结冰范围减少19%,持续天数缩短10%。
祖子清凌铁军张蕴斐刘煜唐茂宁
鹿回头多孔鹿角珊瑚与丛生盔形珊瑚性腺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造礁石珊瑚繁殖生物学是开展珊瑚有性修复技术的基础,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三亚鹿回头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与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性腺特征,明确多孔鹿角珊瑚与丛生盔形珊瑚有性繁殖类型。结果表明:(1)多孔鹿角珊瑚是雌雄同体产卵型珊瑚,丛生盔形珊瑚是假雌全异株产卵型珊瑚;(2)多孔鹿角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的虫黄藻都由后天获取;(3)多孔鹿角珊瑚在其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发育到Ⅳ时相后,卵巢与精巢之间肠表皮消失,并在随后的5 d左右产卵;丛生盔形珊瑚在其卵母细胞发育到Ⅲ时相后的20 d左右产卵。本研究结果,为三亚海域造礁石珊瑚繁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张诗泽黄晖张浴阳周国伟江雷陈标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有性繁殖性腺
海洋缺氧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海洋缺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已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开始影响到我们人类所使用的海洋资源。本文通过综述的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全球海洋缺氧的现状,指出富营养化是诱导海洋缺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分析海洋缺氧区域碳含量的变化...
张莹张英管博
关键词:富营养化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三亚两种常见珊瑚健康与白化状态反射率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三亚海域常见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和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健康与白化状态的反射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状态下风信子鹿角珊瑚与疣状杯形珊瑚反射率波形相似,在575 nm、605 nm、650nm处均出现特征波峰;白化状态下风信子鹿角珊瑚与疣状杯形珊瑚反射率高于健康状态珊瑚反射率,波形较平缓,其中白化风信子鹿角珊瑚反射率在675 nm处出现显著波谷,为叶绿素对光吸收导致。大型多元统计软件PRIMER 6对健康与白化状态珊瑚反射率进行Bray-Curtis相似聚类(CLUSTER)分析,显示在80%相似水平上可以对健康与白化状态珊瑚反射率进行区分。一阶导数表明,风信子鹿角珊瑚敏感波段为490 nm—570 nm,疣状杯形珊瑚敏感波段为550 nm—575 nm,不同种类珊瑚敏感波段具有差异性。
陈标黄晖陈永强雷新明张诗泽周国伟
关键词:珊瑚反射率
气候因子对渤海冰情影响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运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北极涛动、北极海冰和西伯利亚高压等气候因子对渤海海冰年际变化的影响。统计表明西伯利亚高压是影响渤海海冰年际变化最重要的因子。秋季北极海冰密集度、冬季北极涛动与渤海冰情显著相关,它们可能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从而影响渤海海冰的严重程度。利用回归分析得到渤海冰情等级与西伯利亚高压、西太平洋副高之间的统计关系,回归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渤海冰情年际变化。
唐茂宁洪洁莉刘煜隋俊鹏赵倩
关键词:渤海海冰北极海冰北极涛动
西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CO2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温室气体。大气中过量CO2被海水吸收后将改变海水中碳酸盐体系的组成,造成海水酸化,危害海洋生态环境。本文采用局部近似回归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期间西沙海洋大气CO2浓度连续监测数据进行筛分,得到西沙大气CO2区域本底浓度。结果表明,西沙大气CO2区域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4个季节西沙大气CO2区域本底浓度日变化均表现为白天低、夜晚高,最高值405.39×10-6(体积比),最低值399.12×10-6(体积比)。西沙大气CO2区域本底浓度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CO2月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013年12月,为406.22×10-6(体积比),最低值出现在2014年9月,为398.68×10-6(体积比)。西沙大气CO2区域本底浓度日变化主要受本区域日照和温度控制。季节变化主要控制因素是南海季风和大气环流,南海尤其是北部海域初级生产力变化和海洋对大气CO2的源/汇调节作用。
吕洪刚王海燕姜亦飞陈海南乔然王彰贵
关键词:大气CO2本底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