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07ZQ026-021)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春余毅冯玉芳张变霞王佩怡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碳纳米管吸附铜原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铜原子在有限长(5,5)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铜原子吸附在管外壁要比吸附在管内壁能量上更为有利,在管外壁碳原子顶位吸附最佳,属于明显的化学吸附.且用前线轨道理论对其成键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在顶位吸附时主要由铜原子的4s轨道电子与碳纳米管中耦合的σ-π键形成新的σ键.此外还对比计算了两种典型位置电子密度,发现顶位吸附的成键中有更大的电子云重叠.进一步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铜碳原子可以成键.
- 张变霞杨春冯玉芳余毅
- 关键词:碳纳米管成键特性
- 一个基于知识库及自动推理机制的化学反应系统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库及自动推理机制的化学反应系统,详细阐述了该自动推理系统的技术架构与算法实现。主要收集了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并提取相关化学反应规则,建立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库,实现了由添加反应物到化学反应生成物的一系列自动推理过程。通过稀硫酸和铁反应实例表明,该系统对开发智能的虚拟实验平台,以及学生运用软件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规律与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 杨春张建承余毅鲁云灿谭良
- 关键词:知识库
- 动力学研究AlN/α-Al2O3(0001)薄膜生长初期的吸附与扩散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300—800℃下AlN吸附过程与系统能量、动力学轨迹以及扩散系数.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由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表面稳定态三个阶段组成,在吸附成键过程中,温度越高,粒子平均表面扩散能力增强.N原子的扩散系数大于Al原子的扩散系数,尤其是在物理吸附阶段.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大于700℃),N的解吸附作用明显增强,不利于AlN的稳定吸附生长,500—700℃之间的温度有利于AlN在α-Al2O3(0001)表面的稳定吸附生长.
- 杨春冯玉芳余毅
- 关键词:扩散
- Si(001)表面硅氧团簇原子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k空间中,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对建立的规则对称型结构(A)、周期性非对称型结构(B)、周期性非对称型结构(C)、不规则型结构(D)四种可能的Si(001)表面硅氧团簇的结构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表面结构呈无定形状,并且优化后的B,C,D三种模型的表面结构具有类似SiO2的四面体结构的几何特征.此外,通过电子局域函数图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发现硅氧团簇中的Si—O键既有明显的离子键成分,也有一定的共价键成分.
- 杨冲杨春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 AlN在α-Al_2O_3(0001)表面吸附过程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α-Al2O3(0001)表面吸附AlN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了AlN分子在a-Al2O3(0001)表面吸附成键过程、吸附能量与成键方位。计算表明吸附过程经历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与稳定态形成的过程,其化学结合能达到4.844eV。吸附后AlN化学键(0.189±0.010nm)与最近邻的表面Al-O键有30°的偏转角度,Al在表面较稳定的化学吸附位置正好偏离表面O六角对称约30°,使得AlN与蓝宝石之间的晶格失配度降低。
- 余毅冯玉芳黄平杨春
- 关键词:ALN薄膜密度泛函理论
- SrTiO3薄膜生长初期Sr,Ti,O原子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生长SrTiO3(STO)薄膜过程中,激光闪蒸出的Sr,Ti,O原子的微观反应过程及粒子形态是STO薄膜生长初期形成的关键.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Sr,Ti,O原子在真空中的优先反应过程和形态,计算研究了SrO,TiO2和STO分子形成的反应机理,获得了相应的中间体和过渡态及反应活化能,并运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了STO分子的形成机理.对比计算了STO分子可能的几何构型,得到了比较稳定的构型,其几何特征与STO单胞部分相似.计算研究表明,SrO,TiO2,STO分子是LMBE外延生长STO薄膜初期的主要粒子形态.
- 王佩怡杨春李来才李言荣
- 关键词:SRTIO3薄膜反应机理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