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49-003-03)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康毅力李松杜春朝游利军李大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储层
  • 4篇缝洞
  • 4篇缝洞型
  • 3篇缝洞型储层
  • 2篇应力敏感
  • 2篇应力敏感性
  • 2篇渗透率
  • 2篇渗透率恢复
  • 2篇渗透率恢复率
  • 2篇碳酸盐岩储层
  • 2篇孔洞
  • 1篇地层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因素
  • 1篇弱化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康毅力
  • 3篇李松
  • 2篇李大奇
  • 2篇游利军
  • 2篇杜春朝
  • 1篇雷鸣
  • 1篇练章华
  • 1篇李冬梅
  • 1篇闫丰明
  • 1篇马骏骐
  • 1篇刘大伟
  • 1篇瞿佳

传媒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渗流力学与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油气储集层具有应力敏感性,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的应力敏感性,而缝洞型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研究鲜见报道。以塔河油田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对象,选取天然缝岩样、人工缝岩样、单孔洞岩样和双孔洞岩样,开展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区选取的4组12块岩样的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缝岩样、人工缝岩样、单孔洞岩样及双孔洞岩样应力敏感系数分别为0.64、0.75、0.58和0.61,应力敏感程度分别为中偏强、强、中偏强及中偏强。岩样卸载60h后,渗透率最终恢复率分别为69.84%、4.36%、11.86%和38.75%。研究表明,孔洞的存在弱化了裂缝岩样应力敏感程度。孔洞的发育又增加了钻井完井液漏失损害的控制难度。
闫丰明康毅力李松杜春朝李冬梅
关键词:应力敏感性弱化渗透率恢复率
考虑孔洞沟通性的碳酸盐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储层应力敏感性主要指上覆地层有效应力发生相对变化引起储层储渗空间(孔、缝、洞)发生形变,导致储层渗透率改变。钻井完井过程中,由于井筒液柱压差的变化,作为主要漏失通道的裂缝发生应力敏感性,裂缝张开或闭合,加剧了漏失控制的难...
李松康毅力李大奇游利军闫丰明
关键词:缝洞型储层应力敏感性渗透率恢复率
文献传递
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
钻井完井液漏失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渗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其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钻井完井过程中易发生放空、漏失等事件。采用常规矿场评价指标一表皮系数,即使漏失数百方钻井完...
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
关键词:缝洞型储层碳酸盐岩表皮系数
文献传递
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井漏预测的模糊数学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井漏是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中最普遍的复杂性事件之一。基于碎屑岩层系欠压实理论的压力预测等方法不适用于碳酸盐岩层系,使得碳酸盐岩储层钻前井漏预测难度加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将井漏中地质因素中的各影响因素及其对漏失通道判断较敏感的地震属性等进行分层,建立漏失概率评价数学模型;应用工程模糊数学的指标隶属度刻画方法,建立易量化指标的隶属度函数,进而用九标度法和均方根法计算及分配高、低层次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合成得到评价值,综合评判待钻地层漏失概率。经检验,所建立的漏失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符合程度较高,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马骏骐游利军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
关键词:钻井液漏失地质因素地震属性
缝洞型储层井壁裂缝宽度变化ANSYS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往研究单一或成组裂缝的数值模拟,多未考虑孔洞存在对裂缝宽度变化的影响。用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有限元法建立了不同缝洞组合裂缝宽度变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了缝洞型储层中不同缝洞组合:缝—洞、缝—洞—缝、缝—洞—缝—洞3种模型。探讨了不同模型中裂缝宽度变化、裂缝长度、井筒正压差及溶洞发育情况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井筒正压差越大,裂缝宽度增量越大;相同井筒正压差下,裂缝长度越大,其缝宽增量越大;溶洞越发育,缝宽增量也越大;随着溶洞直径的逐渐增大,缝宽增量也越大。计算机模拟裂缝宽度变化规律为选取合理粒径的堵漏材料、优化漏失控制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松康毅力李大奇游利军练章华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缝洞型储层孔洞
川东北裂缝性碳酸盐岩气层钻井完井保护技术被引量:13
2011年
为实现高酸性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安全钻井和气层的及时发现,以四川盆地川东北探区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钻井完井随钻暂堵堵漏及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现场资料、X衍射及SEM分析表明,研究区H2S与CO2体积分数高,敏感矿物发育,井漏等钻井安全事故频发,储层损害十分严重,影响了探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针对储层及钻井安全问题,开展了裂缝宽度预测技术、暂堵剂加量优化技术和暂堵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根据工区储层地质及工程要求,设计了低土相的两性聚磺/聚醇甲酸钾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体系。室内实验显示:该体系的暂堵率和渗透率恢复率均在98%以上,屏蔽环承压可达25 MPa。现场试验表明研究成果适用于南方探区,减少了漏失的发生,促进了油气层发现,提高了单井产量。
雷鸣瞿佳康毅力刘大伟刘艳艳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层完井储层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