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
- 作品数:2 被引量:55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华宁张明沙志彬梁金强张光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三维地震与OBS联合勘探揭示的神狐海域含水合物地层声波速度特征被引量:33
- 2014年
- 以三维高分辨地震与海底高频地震仪(OBS)联合勘探数据为基础,获得海底之下沉积层的地震反射成像剖面及多波信息,并以此确定研究区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纵、横波速度的变化特征.根据走时反演获得的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海底之下500m深度范围内的某些沉积层具有较高的纵横波速度,这一纵波速度升高区域与水合物稳定带对应,而纵波速度下降并且横波速度变化较小的区域,可能与游离气的存在相关.游离气的可能存在与基于这一区域2007年钻探测井结果的普遍认识不完全相符.
- 张光学徐华宁刘学伟张明伍忠良梁金强王宏斌沙志彬
- 关键词:神狐海域联合勘探OBS天然气水合物声波速度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5
- 2011年
-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广、埋深浅、成藏物化条件好、清洁环保等特点,是未来石油天然气的理想接替能源。我国海域深水广大地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所需的物源、温压及地质构造等成矿条件,资源前景广阔。地震检测技术是寻找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在世界各海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实效。我国通过多年的水合物勘查实践,研发了一套适合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检测技术,包括水合物地震识别处理技术(保幅处理、子波零相位化、精细速度分析等)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AVO反演及定量模拟检测、波阻抗反演、相干体检测、稳定带顶底面检测等)。运用上述技术已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BSR)、空白带(Blank Zone,BZ)、速度倒转和极性反转(Reversal Polarity,RP)等地震异常标志,并依提取的地震属性优选目标,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提高了水合物矿床预测的准确率。简要回顾国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技术现状,重点阐述国内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效果。
- 张光学张明杨胜雄雷新华徐华宁刘学伟梁金强沙志彬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B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