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C790)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陶武易浪波朱程彭巾英刘佳更多>>
-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钒对日本青鳉胚胎发育及仔鱼的毒性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揭示钒对日本青鳉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以日本青鳉受精卵和仔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钒对日本青鳉胚胎的毒性和仔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钒浓度的升高,胚胎孵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钒浓度大于10.13mg/L时,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降低,胚胎畸形率增加;各钒暴露液均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周期有较明显的迟滞效应。钒对日本青鳉仔鱼的72h、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85mg/L、0.43mg/L,安全浓度为0.0427mg/L。结论:钒对日本青鳉胚胎有一定的致畸和致死作用,对仔鱼有高毒性作用。
- 黄阿娟梅丹易浪波
- 关键词:钒日本青鳉孵化率半致死浓度
-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被引量:12
- 2012年
-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 刘佳彭巾英马陶武周科朱程
- 关键词:沉积物铜锈环棱螺毒代动力学生物积累
- 钒酸钠对日本青鳉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钒酸钠染毒对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21 d静态换水暴露法进行染毒,分别加入0(对照)、0.01、0.02、0.04、0.08、0.15和0.30 mg/L的钒酸钠溶液,每组12尾。在染毒第7、14和21天后,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日本青鳉肝脏SOD和CAT活力随着钒酸钠染毒浓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结论较低浓度钒酸钠染毒可使日本青鳉肝脏SOD和CAT活力升高,较高浓度钒酸钠染毒可使肝脏SOD和CAT活力下降。
- 易浪波马陶武彭清静
- 关键词:钒酸钠日本青鳉生态毒理效应肝脏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