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08ZC51028)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运泽刘东晓李运华李淼李明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热控
  • 3篇热控系统
  • 3篇卫星
  • 2篇纳卫星
  • 2篇高温性能
  • 2篇MEMS
  • 1篇单相流体回路
  • 1篇导热
  • 1篇地面模拟试验
  • 1篇动态特性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载荷作用
  • 1篇制冷
  • 1篇制冷器
  • 1篇散热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作者

  • 7篇李运泽
  • 5篇刘东晓
  • 4篇李运华
  • 2篇李明敏
  • 2篇王浚
  • 2篇纪占玲
  • 2篇刘佳
  • 2篇李淼
  • 1篇王佩广
  • 1篇张加迅
  • 1篇王玉莹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纳卫星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在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分析与热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纳卫星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对纳卫星温度调节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运用混沌遗传算法(CGA)对二者进行优化设计的模型与算法。算法以使纳卫星舱内发热元件、散热面及壳体温度尽可能接近设定的安全工作温度为优化目标,以隔热层厚度与散热面面积为优化变量。并以在不同热负荷下工作的太阳同步球形纳卫星为例进行一系列优化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混沌遗传算法进行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在不同工况下的纳卫星温度很好地维持在设定的安全工作温度附近。
王玉莹李运泽刘东晓
关键词:纳卫星混沌遗传算法隔热层
高温载荷作用下金属蜂窝夹芯板结构的相变分析
2013年
以含相变的多层板热传递理论为依据,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金属蜂窝夹芯板进行了热分析,研究其在高温载荷作用下的相变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蜂窝夹芯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内外表面间最大温差超过450℃;蜂窝芯温度场分布与其余四层不完全相同;各层板受内部设备的影响不同;外蒙皮在加载18 s后开始产生固液相变,外胶层11 s后开始产生固液相变,到14 s时已产生大面积气液相变,损伤面积和损伤程度不断增加.有限单元法较好地模拟了复杂结构在高温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相变失效过程及其演化规律.
纪占玲
关键词:蜂窝芯高温性能有限元分析热分析
高温载荷下金属蜂窝夹芯结构的相变和塑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分析高温下的相变和塑性变形对金属蜂窝夹芯结构固有性能的影响,以含相变的多层板瞬态热传递和热弹塑性理论为依据,采用有限元数值求解方法,对安装有发热元件的金属蜂窝夹芯结构进行了热和结构的非线性耦合分析。通过温度场分析,可以快速确定外胶层发生的固液和气液相变,及其开始出现的时间、位置、严重程度、发展趋势等。结合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计算结果,可以方便地判定外蒙皮是否产生了塑性变形,并能预测其随加载时间的动态演化规律。
纪占玲李运泽李运华
关键词:高温性能相变塑性变形
用于动态热管理的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响应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实现电子器件节能、快速动态热管理需要一种热阻小、响应速度快的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为此在详细阐述一种新型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响应特性研究需求,搭建用于其稳态及动态特性测试的试验系统,并以此为平台完成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温差迟滞等稳态特性测试,以及在热源阶跃功率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以HFS-4标准热流传感器为基准,进行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的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低介入式热流传感器线性度良好、迟滞误差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测量性能,适用于电子器件动态热管理系统导热热流的介入式测量。
刘东晓李运泽李明敏李淼李运华
关键词:热流传感器响应特性导热
纳卫星等效空间热沉的PWM控制及其在地面模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纳卫星等效空间热沉是一种适用于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地面试验研究的空间环境模拟装置,详细阐述纳卫星等效空间热沉的工作原理,并提出其核心部件热电制冷器(Thermoe lectric cooler,TEC)及强迫冷却风扇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策略及其算法与硬件实现,以此为平台对一模拟纳卫星内部的闭环控温策略进行地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WM控制的等效空间热沉可以满足在地球表面进行纳卫星空间控温效果研究的目的,为微小航天器热系统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刘东晓李运泽李运华
关键词:纳卫星热电制冷器
卫星MEMS热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及自主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10年
在卫星热控系统中将高效冷却技术与系统层次的智能控制策略相结合是完成航天热控任务的理想候选方案。针对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微槽道换热器和微百叶窗在卫星主动热控系统中应用的方案,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受控对象的系统动态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引入外热流协调因子和专家智能整定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结合的自主温度控制策略;完成了其在纳卫星上应用效果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自主温度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当前的控制局势及变化趋势对多个被控量进行自主协调,不但能够有效满足星载电子设备的苛刻温控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卫星高度自主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温度控制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控制场合。
刘佳李运泽刘东晓王浚
关键词:卫星热控系统自主性微机电系统
基于智能Agent的航天器MEMS自主热控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航天器MEMS热控系统为对象,将系统层次的Agent智能体决策体系与热控系统自主控制任务相结合,形成一种无需外界过多干预的自主决策控制机制,即系统自身能依据所辨识出的外部轨道热环境及内部热负荷变化进行控制变量自主调节,达到优化协调多个控制变量且能自适应调节控制器参数的新型智能热控系统。
刘佳李运泽张加迅王佩广王浚
关键词:航天器
微小航天器单相流体回路自主热控地面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单相流体回路是解决微小航天器热控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其内热源功率密度高、轨道热环境变化复杂,要求其具有高度自适应控制能力。为满足开展微小航天器单相流体回路自主热控研究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单相流体回路核心部件-微机械泵的PWM控制策略及实现算法,设计并搭建了其地面等效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该单相流体回路包括微机械泵驱动电压-压差输入输出关系、热源载荷变化及微机械泵转速变化的开环动态特性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所提出的单相流体回路自主控制方法控制效果的地面等效模拟实验研究,达到±0.5℃以内的自主控温效果。该控制策略除了可以实现高精度自主控温以外,由于机械泵功耗基本上与热载荷成正比,还可以减少热控系统运行能耗,因而在能量供应有限的微小航天器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刘东晓李运泽李淼李明敏李运华
关键词: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