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2012027)

作品数:18 被引量:164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儒姜志德王继军邓悦顾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市水利建筑勘察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
  • 7篇农业
  • 7篇流域
  • 6篇退耕
  • 5篇生态
  • 4篇低碳
  • 4篇低碳农业
  • 3篇退耕还林
  • 3篇农户
  • 2篇意愿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农业生态
  • 2篇清洁发展机制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复耕
  • 1篇低碳视角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意愿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化情境

机构

  • 18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烟台市水利建...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姜志德
  • 8篇陈儒
  • 6篇王继军
  • 4篇邓悦
  • 3篇顾文
  • 2篇谢晨
  • 2篇刘佳
  • 2篇徐婵娟
  • 1篇淮建军
  • 1篇赵凯
  • 1篇张雯佳
  • 1篇齐智娟
  • 1篇郭满才
  • 1篇徐健
  • 1篇常国庆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农村经济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复耕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1
2016年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采用调研获取的17省(市、自治区)1757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复耕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退耕区复耕可能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依据复耕可能性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复耕可能性较高和较低两类地区。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是影响退耕区复耕可能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非最重要因素,在复耕可能性较高的地区,退耕补贴依然是影响该地区农户复耕决策的重要因素,农户做出复耕决策受本地区其它农户的影响较大。在复耕可能性较低的地区,退耕农户较高的退耕积极性降低了复耕发生的概率,农户的复耕意愿和复耕预期对复耕可能性的影响程度也随着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而降低,退耕补贴已经不再是该地区农户复耕决策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应考虑降低或停止农户的退耕补助,探索构建以碳交易为主的市场化补贴机制。此外,两类地区退耕农户均十分注重工程的实施效果,在政策设计中应加强对工程后期成果的维护。
陈儒邓悦姜志德谢晨
关键词:复耕影响因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县南沟流域农户生态经济行为影响要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农户生态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现实,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县南沟流域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主要影响要素,并确定了各要素对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影响程度。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表征变量,统计分析表明:农户的平均家庭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兴趣爱好、户主的风险意识、农户的土地利用率、户主的商品意识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户主的商品意识对其影响最大,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户主的风险意识对其影响最小。这为新兴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在伟王继军郭满才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农户
退耕地林草植被碳汇及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以陕西省县南沟流域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碳汇方面的工作,而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关联性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作者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结合课题组累积的15年调研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县南沟流域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关系,以期为碳汇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林草碳汇显著增加,年碳汇增量从2523.17 Mg增加至4562.06 Mg。在碳汇增加的过程中,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以收入结构为表征)的演替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正向效果,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扩大林草面积增加碳汇量;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非农收入的增加和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减轻对土地的压力,进而促进和稳固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系统结构,以促使林草碳汇的稳定增加。
王正淑王继军刘佳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农业产业结构
县南沟流域农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民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现实,以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县南沟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资源禀赋、利益趋向性等是影响农民经济行为的主要要素.家庭抉择者的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决定了农民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农民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决定了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资源优势;利益是所有农民最终所追求的,所以利益趋向性是农民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力;3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是农民做出经济行为选择的必要影响因素.
孙在伟王继军赵阿丽
关键词:农民经济行为资源禀赋
县南沟流域种植业生态价值的测算与分析——基于碳汇视角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碳汇视角,用实地测量和农户调研数据测算了县南沟流域种植业的净碳汇量及其价值,以此表征种植业可实现的生态价值。结果表明:2001—2014年,种植业的生态价值总体上呈稳步递增趋势,由2001年的35.34万元增至2014年的901.71万元;种植业价值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4年),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苹果园;第二阶段(2005—2010年),经济作物>苹果园>粮食作物;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苹果园>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苹果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态价值占生态经济总价值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8.22%,31.19%,3.60%,突显了生态价值的重要作用,为此在农业生产中,应综合考虑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来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低碳农业。
王正淑王继军
关键词:种植业生态价值生态经济价值
基于碳汇生产理念下的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县南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退耕区,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其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对流域碳汇量及碳汇生产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文以此为切入点,根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特点,采用相应模型估算出县南沟流域1999—2012年林地、草地、园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碳汇量与碳源量,通过分析流域碳汇的变化,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估方法的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显著增加了碳汇量,使农户成为实际的碳汇生产者;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用地,林地固碳量随林地面积增加增长迅速;耕地固碳量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通过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的改变维持稳定;不同区位、不同退耕力度形成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导致碳汇差异;实证结果同时表明,退耕林草地是CDM框架下主要碳汇生产来源,近期应注重提高退耕林质量,并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通过建立碳交易机制,将碳汇商品化,可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应,稳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
顾文赵阿丽徐健王继军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农业生产项目的综合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基于陕西安塞的农户调查数据被引量:21
2017年
通过构建农户层面碳效应分析框架和测算体系,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农户数据,量化分析了农户农业生产项目上的综合碳效应。研究表明:综合碳效应因项目不同而差异明显,且具体项目分布特征各异。碳排放效应主要集中在玉米、茄子、苹果、刺槐、羊生产项目上,具体体现在农资投入、农业能源投入、农田地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畜禽饲养五个生产环节,以化肥、粪肥、农药、农膜投入和作物秸秆、薪柴燃烧排放为主,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减排效率;碳汇效应源于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固碳,其中79.17%的碳汇量源于土壤层固碳,92.38%的碳汇量集中在生态林草类项目上,且该项目碳生态效率最优;畜禽养殖项目碳经济效率最优,饲料作物种植产生的碳汇量很好的抵消了该项目碳排量;草本经济作物类项目碳生产效率最优,但碳排放强度和密度最大,导致该类项目净碳汇量总计亏损136.498吨碳;除草本经济作物外,其他项目均表现出正的净碳汇效应,以生态林草类项目贡献最为突出,农业生产项目整体净碳汇效应良好。
陈儒邓悦姜志德
关键词:生产项目农户数据
基于碳汇的县南沟流域退耕林地补偿标准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补偿标准是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核心与难点,为探讨黄土高原退耕林地合适的补偿标准,论文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实地测量与室内实验,把碳汇价值与退耕农户的机会成本相结合,构建了禁伐政策下退耕林地补偿标准的动态模型;并选取黄土高原退耕的代表流域——县南沟进行实证分析,依据退耕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特性确定退耕的一个补偿周期为37 a,退耕地补偿过程与补偿标准分为两个阶段:退耕1~17 a,通过机会成本的计算,补偿的可执行标准为1 997.26元/(hm2·a);退耕18~37 a,通过碳汇模型进行测算,补偿的可执行标准为3 692.35元/(hm2·a)。人工刺槐纯林在补偿周期之后会逐渐出现灌木层和衰败现象,因此,这一补偿期结束后,应根据林地生态群落的变化再行核算并完善其补偿标准。将碳汇价值纳入补偿体系,能促使农民为提高碳汇产量自觉增强林地管护,巩固退耕成果。
王正淑王继军刘佳
关键词:退耕林地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县南沟流域因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的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运行相悖,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理念下,根据可能发展路径,设置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3个阶段5种情景并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优化后,经济效益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阶段Ⅰ(情景A)、阶段Ⅱ(情景B1,B2)、阶段Ⅲ(情景C1,C2)的经济效益比现实状况分别提高了34.4%,53.0%~55.2%,72.8%~73.7%;基于CDM下的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为1∶12.6∶4.4,林地比重较阶段Ⅰ、阶段Ⅱ提高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发展过程表现出"现状发展态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链网构建阶段→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耦合阶段"的发展趋势。
顾文王继军张雯佳
关键词:线性规划清洁发展机制情景设置
后退耕时代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7省1757个农户的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的17省1757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后退耕时代下,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较低。户主的性别、年龄、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退耕区农户家庭类型呈现多元化,农户的异质性会削弱农户的复耕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其中对政策了解透彻、参与工程建设、对工程满意度高的农户复耕意愿较低。同时,退耕区农户具有较强的退耕意愿,退耕积极性越高的农户发生复耕的概率越大;退耕农户预期本村复耕发生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上,复耕预期比例低的农户,其复耕意愿也低。此外,退耕地收成和退耕补助依然是影响农户复耕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的复耕意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陈儒姜志德谢晨
关键词: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