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9BJB003)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宗新徐冰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资本
  • 2篇三板市场
  • 2篇资本市场
  • 2篇资本市场体系
  • 2篇金融
  • 2篇金融危机
  • 2篇交易
  • 2篇交易市场
  • 2篇发展模式与路...
  • 2篇场外
  • 2篇场外交易
  • 2篇场外交易市场
  • 1篇银行
  • 1篇中国上市银行
  • 1篇商业银行
  • 1篇上市银行
  • 1篇审慎
  • 1篇审慎监管
  • 1篇逆周期
  • 1篇逆周期监管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张宗新
  • 3篇徐冰玉

传媒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上海金融
  • 1篇新金融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海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被引量:5
2010年
发展场外交易(OTC)市场,是打造无缝隙资本市场体系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三者相互补充、渗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上海推进OTC市场建设,是积极扶持广大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需要,可为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提供"预备市场"及退市通道,以形成无缝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上海OTC市场发展模式选择,应包括OTC市场体系、交易机制、转板及退市、监管设计等方面。
张宗新徐冰玉
关键词:资本市场体系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
监管政策能否抑制商业银行亲周期行为——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0
2011年
当前,实施逆经济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通过对2001—2009年国内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稳定的资本缓冲计提顺周期行为,但信贷活动并不具有明显的亲周期性特征,表明监管部门的资本监管政策总体上已经渐进有效。为了更有效地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一步实施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逆周期的资本监管机制,抑制金融机构亲周期行为应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内容。
张宗新徐冰玉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监管资本缓冲
上海场外交易市场(OTC)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发展OTC市场,是打造无缝隙资本市场体系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三者相互补充、渗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上海推进OTC市场建设,是积极扶持广大中小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需要,可为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提供"预备市场"及退市通道,以形成无缝对接的资本市场体系。上海OTC市场发展模式选择,应包括OTC市场体系、交易机制、转板及退市、监管设计等方面。
张宗新徐冰玉
关键词:资本市场体系场外交易市场三板市场
金融创新、监管协同与系统性风险控制被引量:5
2010年
反思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实质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位导致高杠杆创新性金融衍生产品失控,最终引发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在后次贷危机时期,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西方经济体都纷纷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积极开展金融监管体系重建改革,这必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顺应全球金融监管制度变革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同,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控制。
张宗新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
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趋势及中国启示被引量:5
2010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传统金融衍生监管体系的制度缺陷,即金融衍生市场发展与证券监管体系的"三重不匹配"。在后次贷危机时期,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面临重构:从伦敦峰会到多伦多峰会,G-20已经将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作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的重点。为适应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趋势,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和监管模式构建,包括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有序发展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市场透明度、结算制度建设、监管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张宗新
关键词:金融衍生市场金融危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