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6Y0076E)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臧国书任秀芹更多>>
- 相关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聊斋志异》死亡叙事的价值追求与审美理想被引量:1
- 2008年
- 《聊斋志异》中痴男怨女自由出入阴阳两界的艺术设计,不仅完成了叙事时间的巧妙对接,而且突破了叙事空间的限制。痴男怨女们为血脉亲情、为肝胆友情、为痴缠爱情、为人格尊严而生死的价值追求,不仅消解了面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建构了选择死亡的愉悦。作者对小说中人物形象摆脱现实羁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理想的死亡叙事,寄托了作者通过生死考验实现人新生的审美理想。
- 臧国书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聊斋志异》死亡叙事审美理想
- 论明清四大小说中死亡现象的审美差异被引量:5
- 2008年
- 明清小说家把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追求融入小说文本中,使死亡现象变成建构小说艺术世界的重要基石。《三国演义》:死为不朽生崇高;《水浒传》:死为酣畅生愉悦;《金瓶梅》:死为纵欲生警示;《红楼梦》:死为无奈生怜悯。
- 臧国书
- 关键词:审美差异
- 《聊斋志异·阿宝》情节建构的心理透析被引量:2
- 2008年
- 《聊斋志异》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心理,准确把握其中的文化心理是解读小说文本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中《阿宝》篇的故事情节建构进行民族文化心理分析可知:孙子楚"切指"反映的是从众与取悦的心理追求;"离魂"是痴情与幻化的心理升华;"附魂"是定情与示爱的心理延伸;"还魂得功名"是名士与团圆的心理泛滥。
- 臧国书
- 关键词:《聊斋志异》故事情节心理透析
- 禁忌民俗与水浒好汉内质研究——以《水浒传》江湖禁忌为例
- 2008年
- 臧国书任秀芹
- 关键词:《水浒传》内质放火武松
- 论蒲松龄对传统婚恋观的继承与创新——以《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类化与解读为例被引量:6
- 2007年
-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人或鬼,或神或妖,大都鲜活靓丽,风情万种。她们或为贤妻良母,或为悍妇妒妇,或为红颜知己。从蒲松龄对她们的不同情感倾向和态度中可以透视出蒲松龄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既否定父母之命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妾为君贞,君为妻义又不反对一夫多妻;既尊重女性又不仇视无辜女性的婚恋观。这是一种在继承了传统婚恋观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婚恋观。
- 臧国书任秀芹
-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