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09)

作品数:15 被引量:150H指数:8
相关作者:温增平谢俊举韩淼李守静那国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地震
  • 8篇汶川地震
  • 7篇断层
  • 7篇设防
  • 7篇烈度
  • 7篇近断层
  • 6篇地震动
  • 6篇设防烈度
  • 6篇墙结构
  • 6篇剪力
  • 6篇剪力墙
  • 6篇剪力墙结构
  • 5篇设防水准
  • 4篇断层地震
  • 4篇速度脉冲
  • 4篇近断层地震
  • 4篇近断层地震动
  • 4篇建筑
  • 3篇地震响应
  • 3篇造价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北京建筑工程...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10篇温增平
  • 10篇谢俊举
  • 8篇韩淼
  • 4篇李守静
  • 3篇那国坤
  • 3篇陈波
  • 3篇胡聿贤
  • 2篇李小军
  • 2篇何少林
  • 2篇高孟潭
  • 1篇李亚琦
  • 1篇吕红山
  • 1篇袁美巧
  • 1篇徐超
  • 1篇刘爱文
  • 1篇刘健兵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汶川地震近断层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特征被引量:42
2010年
选取分布在北川映秀中央断裂两侧断层距120 km以内的40个强震动台站的记录,对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及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显著的上盘效应,经验衰减模型的结果表明,在距地表破裂3~60 km的范围内,龙门山发震断层上盘一侧竖向与水平向的加速度峰值要比衰减模型得到的平均值大30%~40%.上盘的加速度峰值残差大部分是正值,而断层下盘残差大部分为负;水平地震动的东西分量幅值总体要大于南北分量,东西分量衰减相对较慢.(2)地震动长周期成分较弱,加速度反应谱值随周期增大而迅速减小,在周期1.0 s时,即使在靠近中央断裂的最大加速度反应谱值也只有0.5 g;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谱比值(竖向/水平向)沿龙门山断层周围的分布,在较长周期(T=0.2 s,0.5 s,1.0 s)与短周期(T=0.05 s,0.1 s)有明显的不同.(3)近断层竖向地震动显著,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比在(竖向/水平向)可达1.4.在龙门山发震断层的上盘,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比整体上比下盘要大,竖向地震动尤为剧烈.部分近断层记录的地震动谱比值(竖向/水平向)在短周期(<0.1 s)甚至超过1.5,统计分析还表明谱比值在短周期段(<0.1 s)随断层距的增大而减小.
谢俊举温增平高孟潭胡聿贤何少林
关键词:地震动汶川地震上盘效应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了具有不同自振特性的建筑结构在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及非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层间变形分布,揭示了近断层速度脉冲对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特殊影响.从汶川MS8.0地震近断层强震记录中选取两组典型速度脉冲型记录和非脉冲型记录,根据确定的目标地震动强度水平,利用时域叠加小波函数法对选择的强震记录进行调整,使之与目标地震动水平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保持一致,以此作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取具有不同自振特征的3层、11层和20层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在速度脉冲型与非速度脉冲型记录作用下这些结构层间变形分布.研究表明,速度脉冲型记录与非速度脉冲型记录作用下结构层间变形有明显差异,且与结构自振特征有关.就低层结构的层间变形而言,非速度脉冲型记录的影响较速度脉冲型记录的影响大.随着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加,高阶振型的影响更加明显.与非速度脉冲型记录相比,速度脉冲型记录的结构层间位移反应中值及离散程度较大.速度脉冲型记录更容易激发高层结构的高阶振型,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反应.非速度脉冲型记录对中低层结构层间变形影响较大.因此,在开展近断层结构地震影响评价时,应考虑近断层速度脉冲的影响.
陈波谢俊举温增平
关键词:速度脉冲近断层层间变形
设防水准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造价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按不同设防烈度设计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了不同设防烈度下的建筑工程造价。对比可知,设防烈度8度以下,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工程造价增加比例小于6.97%,增加成本占房屋售价的比例小于0.85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造价较小的增加,可获得设防水准一个等级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减少建筑面积很小的情况下,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准可获得一个等级的提高。
韩淼李守静
关键词:设防烈度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工程造价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正>从汶川地震获取的64组近断层记录中分别选取8条典型速度脉冲型加速度记录和8条非速度脉冲型加速度记录,作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具有不同自振特性的3层、11层和20层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有限元分析...
陈波谢俊举温增平
文献传递
建筑基础隔震层限位保护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建筑基础隔震层软碰撞、变刚度限位保护的研究进展,隔震结构与邻近障碍物碰撞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限位保护隔震结构、发生碰撞的隔震结构、组合隔震支座隔震结构、无限位隔震结构与基底固定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
韩淼许乐
关键词:基础隔震软碰撞变刚度限位
文献传递
基于增量动力法的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了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6层剪力墙结构。应用增量动力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给出了结构地震失效概率关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不同设防烈度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矩阵,为评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基础数据。
韩淼那国坤
关键词:易损性分析设防烈度剪力墙结构震害矩阵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
<正>选取断层距小于200 km的64组强震记录数据,基于小波方法分析汶川地震近断层速度脉冲的地震动特性,同时将汶川地震的速度脉冲与集集地震和Northridge地震进行对比,利用NGA数据库24次地震事件中的3 615...
谢俊举温增平李小军黄隽彦
文献传递
基于小波方法分析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被引量:44
2012年
选取断层距小于200km的64组强震记录数据,基于小波方法分析汶川地震近断层速度脉冲的地震动特性,并将此次地震中获取到的速度脉冲周期和幅值参数与Chi-Chi地震和Northridge地震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地震震级、距离对速度脉冲的周期和幅值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1)汶川地震近断层速度脉冲具有周期长、幅值小的特点.速度脉冲周期主要分布在6~14s之间,其中51MZQ台沿平行断层的分量脉冲周期最大为14.2s,速度脉冲幅值与Chi-Chi地震和Northridge地震相比明显偏小.(2)速度脉冲记录出现在沿着地震断层破裂传播的方向上,且与地表断裂的距离都在30km以内,这些长周期速度脉冲的形成可能主要由破裂传播的向前方向性效应引起.(3)速度脉冲的周期随矩震级呈对数线性增大,且随断层距增大有减小趋势.在矩震级小于Mw7.5时,观测到的地震动脉冲幅值为50~150cm/s之间,与100cm/s的典型断层滑动速率非常接近;而震级大于Mw7.5时,断层距10km范围内脉冲的幅值已经超过100cm/s,个别记录的脉冲幅值甚至达到200cm/s,远超过前人给出的饱和值,这可能与大的永久形变或该处土层介质条件有关.
谢俊举温增平李小军李亚琦吕红山黄隽彦
关键词:地震动速度脉冲汶川地震小波近断层
考虑重力P-△效应影响的层间位移谱计算方法
<正>基于重力剪切梁模型研究竖向重力P-△效应对连续梁层间变形的影响,利用Bessel级数给出了重力作用影响下剪切梁的自由振动的解析解,提出了一种可考虑重力效应影响的层问位移谱计算方法,将加州理工大学Iwan教授的纯剪切...
谢俊举温增平胡聿贤
文献传递
设防水准对典型框架结构土建工程造价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对北京某典型六层框架结构房屋在不同设防水准下的土建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并与房屋售价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土建工程造价略有增加;在购房款不增加的前提下,只需减少很小的建筑面积,或是将用于房屋装修的费用中压缩很少一部分出来,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准可获得一个等级的提高。
韩淼李守静刘健兵
关键词:设防水准土建工程造价建筑面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