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12004S)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彧陆卫明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梦”: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
- 2014年
-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继承了中国的传统理想,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还指明了中国未来奋斗的目标,具有理想的特征与意蕴。"中国梦"一经提出,瞬间就成为当下媒体聚焦和百姓热议的话题,同时也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中国梦"虽对共同理想进行了话语转换,但两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它的实现离不开实干兴邦的工作作风,离不开敢于创新的实践精神,也离不开执着追求的奋斗目标。
- 张彧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语》中的隐性德育智慧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师身先示范、平等沟通,倡导自我教育、推己及人,全方位渗透之隐性德育智慧不仅对后世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论语》为视角分析其隐性德育智慧,认为德育教育应尊重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应遵循德育规律,做到情、理统一,切勿急功近利;注意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增强隐性德育的共育功能。
- 张彧陆卫明
- 关键词:《论语》孔子德育德育教育方法
- 论德育心理契约的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德育心理契约的提出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通过对德育心理契约的研究,发现它不但体现了德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而且因其十分关注德育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能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此外,它还能利用良好的沟通促进德育双方的平等交流与相互信任,帮助实现德育效率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 张彧陆卫明
- 关键词:德育心理契约
-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学者们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特征、功能、理论依据、实施意义、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有些方面仍值得进行探讨和分析,如: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研究成果虽多,但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实施效果难以考核;实证研究仍未开展,比较性研究有待加强。下一步应就概念厘清,显隐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统一以及各类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 张彧
- 关键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